“好嘞。”
兩人出了照相館,不緊不慢地往路口走去。
“剛我問過了,去琉璃廠就在這坐車。”李冉指著路牌。
“好,我們等等公交。”
去琉璃廠是林安安早就想好的。
京都琉璃廠是著名的文化街,有眾多書店,能淘到各種古舊書籍。
其中涵蓋經史子集、詩詞文集、野史筆記等等,運氣好的,還不乏買到明清刻本、手抄本等珍稀版本。
另外還有大量歷代碑帖拓本。
楚明舟的愛好不多,書法就是其中之一,他不善表達,但林安安都記在心里,準備買一份給他做禮物。
這年頭能買到這些好東西的地方可不多,來都來了,她是怎么都不會錯過的。
等上了公交車,尋了個位置坐下。
一路過去,京都街景盡收眼底。
公交車碾過珠市口大街時,晨光正給前門箭樓的飛檐鍍上金邊。
“安安你看,賣茶湯的老爺子敲著銅盞呢!”
穿對襟褂子的老漢挑著擔子走過,青竹扁擔在肩頭壓出深痕,銅盞的叮當聲混著煤爐的“咕嘟”聲,在晨霧里散成漣漪。
配著身后的老胡同,很是有幾分煙火氣。
“到了。”
兩人陸續下車。
琉璃廠的牌坊在槐樹影里若隱若現,匾額上的“琉璃廠”三字被歲月磨得發亮。
街口的修筆攤上,老匠人正用細砂紙打磨鋼筆尖,旁邊竹簍里插滿了待修的“英雄”牌鋼筆。
“安安,你聞到沒,這空氣里都是墨水香!”
“是,去那家瞧瞧。”
榮寶齋的雕花木門敞開著,店員正在鋪宣紙,雪白的紙頁在晨光中泛著珍珠光澤。
林安安開始一一挑選,只是沒看到特別滿意的。
她本身的文化素養就不低,雖然不學毛筆,卻對各類文人字帖略知一二。
直到在貨架深處找到套《淳化閣帖》拓本。
錦緞函套上的盤金繡已有些褪色,打開來,北宋的書法墨跡在宣紙上流動。
好字!
這可是件好東西啊!
而且字跡鋒利中伴著灑脫,楚明舟肯定會喜歡。
“同志眼光真好,這是舊拓,米芾的字。”店員用宣紙包好帖本,忙上前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