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大一筆生意,我不快點不行啊。”
“怎么樣,洽談辦的人有回應了?”陸野問道。
昨天他給洽談辦的人拋了一個難題,以政府機構的尿性,陸野可不覺得,他們這么快就能給出解決方案。
果然下一秒,舒雯的回答,就印證了他的觀點。
“還沒,他們說還要在內部商討一下,不過他們先幫我們聯系了濱江農科所,上午打的電話,下午就可以去考察,這效率還真是蠻高的。”
原本還以為會等上幾天,才會和農科所那邊搭上線,洽談辦如此高效的動作,也大大出乎了舒雯的意料。
“快是好事,這說明對方也急。”陸野笑道。
舒雯笑笑,沒有在談公事,話鋒一轉說道:“我聽說俄餐中的紅菜湯很有特色,咱們先吃飯。”
“好。”
二人來到餐廳。
沒有昨天的喧鬧和應酬,此時的陸野和舒雯只為了填飽肚子而吃。
倒是輕松愜意了不少。
一輛中巴車緩緩地停到了賓館門外。
陳強從車上下來后,直接走進了賓館。
一個上午,陳強先后和農業局、糧食局多次溝通,結果是一點進展都沒有,無奈的陳強只好去找上級領導溝通,結果也是一樣,只得到了再研究研究的回復。
空跑一上午的陳強,只能先將此事放下,來到賓館,準備先帶著這伙港商去農科所考察。
很快。
早已等候多時的項目組,便登上了這輛中巴車。
陸野和舒雯并肩坐在一起,不時地望著車外的風景。
濱江農科所是隸屬于農業局的事業單位,致力于農科科學研究以及產、學、研、教為一體。
內有科技人員96人,正高職10人,副高職28人,還有4名享受特殊津貼的專家。
這份科研力量,放眼國內也絕對是排得上號的。
只可惜,這些年來,由于缺少高精尖的科研設備,以及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華夏的農業科技的發展,一直都處于一個相對緩慢的進程。
落后的農業體系,落后的種植觀念,都嚴重地制約了科學種植的普及。
農科所作為研究單位,同樣也有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