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
晨光微熹。
長樂宮使者便到了渭水。
這是黃河最大的支流,也是華夏文明的中心地帶之一,在大秦一統后,不論是名氣,還是在文明內涵,渭水都是遠遠高出于云夢澤。
這不僅是大漢的形勝之地,也是整個華夏文明的精華所在。
在渭水北面依山傍水的山腰草地上,劉據見到了皇后宮卿的大長秋,“朱伯。”
“見過太子殿下。”
“不必多禮。”
劉據拖住了朱伯的手臂,在其怔愣的目光中,搖搖頭笑道:“不知母親有何事尋我?”
親近穀梁,就會重禮,喜繁文末節,過去的劉據,總是像個老氣橫秋的小大人,哪怕關系再近,也要一板一眼。
這般的隨和,是朱伯從未見過的,回過神道:“回殿下,娘娘讓奴婢轉述陛下命令,在太傅、少傅事上,要學會自己做決定。”
“自己做決定?”
劉據開懷暢笑,如春風漫過朱伯的心野,“是聽父皇的決定吧?”
“殿下慎言。”
劉據點點頭,又搖了搖頭,知道父皇這是急了,“母親是什么意思?”
“娘娘說:‘殿下這次干的不錯’。”朱伯恭敬答道。
衛青是什么樣的人,衛子夫是再清楚不過,那個有著自卑底色的大司馬,可不是外甥霍去病能說動的,只能是她的兒子。
以世俗來說,違背父親的安排,這是忤逆不孝,但在皇家卻不是,努力爭取應得的利益,皇權之爭,向來如此。
劉據聽出了母親話里的驕傲,心像是被揉了一下,說話的口氣便分外地緩和了,“那石慶,是沛郡的太守吧?”
“是。”
“煩請朱伯派人代為轉告他,中庸之人,倘為太子師,當爾曹身與族俱滅,勿謂言之不預。”
萬石君家族,不過是朝廷為了表彰忠厚、謹慎的擺設,如果摻和進來天家父子之爭,敢于接受天子詔書,劉據日后必然要其族滅。
“是。”朱伯心神俱震道。
“另外,轉告武強侯莊青翟,一介功狗之后,平日無事時,狂吠幾聲也就罷了,若是沖著少主狺狺狂吠,當巨鼎烹之。”劉據輕描淡寫道。
這樣的自主決定,想必父皇會很滿意吧?
朱伯望著劉據,眼中滿是動容之色,面對“子不類父”的評價,殿下勇敢的邁出了第一步,作為一名宦者,他比誰都清楚,對年幼而立的儲君來說,對陛下命令說“不”,這是多么關鍵的一步,心悅誠服答道:“是。”
“朱伯,來都來了,那就好好看著這山,這水,順便再為我說說,近日宮中的事。”
“殿下,近日宮中無大事,只昨夜陛下在宣室殿置酒設宴,太主攜平樂將軍赴宴,執戟郎東方朔阻平樂將軍入殿,陛下大怒,笞其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