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已經(jīng)開口,羅宣就在羽山搭建一座木屋,每日除了教導大禹上清仙法,就是水文,河況。
對于上清仙法,大禹始終提不起興趣,每當羅宣講起水文流域,他卻睜大眼睛,津津有味地聽著。
洪荒不記年。
轉(zhuǎn)瞬間,十幾年過去了,大禹長成精壯的年輕人,始終覺得紙上談來終覺淺,便告別羅宣,要獨自闖蕩洪荒,深入一線。
臨行前,羅宣贈送大禹幾件保命靈寶,若是遇見危險,羅宣可以第一時間趕到。
隨后幾年。
大禹游歷人族,增漲見識,愈發(fā)成熟。
這日。
亳城,為水災苦惱的舜,聽說鯀還有一個兒子尚在人間,治水之才絲毫不低于鯀,便派人去尋找大禹。
很快。
大禹尋來,被召見入殿。
亳城,文武百官站在兩旁,看著緩緩走來英俊神武的大禹,內(nèi)心一陣唏噓,舜不可置信地看著大禹,仿佛看見當年的鯀,這簡直太像了。
只可惜,鯀英年早逝,被淮河水域大妖害死,要不然定會名留青史。
想到如此,舜心里就一陣大痛,錯失良將,卻不能為他報仇!
舜親自考問大禹,如何治理水患,在羅宣的教導下,應答如流,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堵不如疏。
甚至,還能舉一反三,半天時間,聽得一眾大臣欣喜若狂,覺得大禹的才能勝過其父親。
便昭告天下,封大禹為司空。
算子承父業(yè),繼續(xù)治理水患。
大禹領命,并沒有著急治理水患,而是選拔出數(shù)百名精壯男子,跟著自己一起記錄山川河流,水域流脈,勘察地勢。
光是這項工作,準備了足足三年。
三年之后,大禹開始大干一場,開墾水渠,將水引向四海。
逢山挖山,遇水架橋。
當然,其中自然會有無數(shù)困難。
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一些山精野怪,一般山精野怪大禹出面,許以好處,便也不再阻攔,乖乖離開。
自然,也有一些十分不好說話。
這日。
營帳中,大禹正在構(gòu)思接下來該怎么走,門外士兵走了進來,“稟告司馬,開山進度受阻,有妖獸攔路。”
大禹眉毛緊皺,跟隨士兵走了出去,來到那名妖獸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