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夫子忍不住再向自己的學(xué)生確認(rèn)。
不相信瞞著一個孩子,這么就能做出這般有意境以及氣魄的詩詞。
看出自己夫子的難以置信,那個學(xué)生猶豫再三,到底是將自己從楚楓那探聽回來的緣由告知。
“楚楓說他是在山里瘋跑長大的孩子,經(jīng)常會跟著自己大哥或者是外公上山打獵,所以當(dāng)下才會做出這樣的詩詞。”
如此解釋倒是也能說得通,楚楓為何沒有選擇常規(guī)地感嘆邊塞的悲壯以及辛苦。
他那樣經(jīng)歷的人恐怕也不會真正了解到,邊塞究竟有多辛酸。
“當(dāng)真是愚人有愚福啊。”
方夫子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他口中的愚人倒不是說楚楓是個蠢人,而是說他先前傻了幾年的經(jīng)驗,反倒讓他做出了那樣的詩詞。
宴會的事情過去之后,楚楓便將自己的全身心都放在了最后的院試上。
打算沖一沖榜首,給家里人拿一個院案首回去。
原先還會經(jīng)常來找他的那幾個書生,也都開始發(fā)憤圖強,試圖拉近他們和楚楓之間的差距。
在所有人都在為了院試做沖刺準(zhǔn)備的時候,府城突然就出現(xiàn)了莫名其妙的謠言。
“你們都聽說了嗎?那小神童之所以能夠一次三番地成為榜首,是因為周家主在背后為他保駕護航。”
“說不定還賄賂了兩場考試的監(jiān)考官從他們那獲得了考題,方才給了楚楓大放異彩的機會。”
“否則你們想想他一個傻了幾年的人,怎么可能僅用幾個月的時間,便超過所有人好幾年的努力。”
類似這樣的謠言滿城都是。
不少人都被這樣的謠言,所帶偏了心覺對于楚楓的榜首,也逐漸地產(chǎn)生了質(zhì)疑。
“真的假的?我之前還以為他是真有那樣的本事?”
“我倒覺得這樣的謠言是真的,他一個十三歲的孩子怎么可能在策論環(huán)節(jié),提出那么多尖銳而又另辟蹊徑的論點?”
“如此這么一說,那就是涉及科舉舞弊了,那可是人頭落地的大罪。”
聽著這樣的謠言,潘偉健便知道是劉子瑜出手了。
只是聽著大家散播的謠言,潘偉健覺得力度不夠,親自讓人去散布更加挑撥人心的謠言。
“一個獵戶之子,府試策論寫得比積年老儒還好?定有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