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沈映階:“這是夢兒做的詩?沒想到夢兒還能發出這樣的詠嘆!”
阮清夢心說她可沒有這樣的覺悟,這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篇是對宇宙與生命的哲思,被譽為“孤篇壓全唐”。
想當年的語文課,就這篇她背的最熟,其他的都是背的不是忘了上半句就是忘了下半句。
沈映階繼續往下看:“這句也不錯,春日游,杏花吹滿頭。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
“幾句詩的風格不同,但是把春夏秋冬的景致都描寫了出來,很不錯。”
沈映階眼中的喜色越來越明顯:“尤其是這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很是豁達的心境,看來夢兒入宮之后,心境也有所變化。”
阮清夢似乎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靦腆一笑:“這幾首是臣妾寫的,不過,都是祖父給臣妾托夢,臣妾這才有了靈感。”
說著,阮清夢遞給他一本冊子:“這本詩集是祖父的遺稿,臣妾昨晚夢到了祖父,祖父托夢讓夢兒把這些詩句都默寫下來,希望能流傳給后世。”
沈映階接過詩集,看著上面的詩詞。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沈映階快速地翻看著,隨即大喜,他的瞳孔驟然收縮,手指微微顫抖。
他猛地抬頭看向阮清夢:“好詩,這都是好詩啊!這都是讓人為之一振的千古絕句啊!你祖父的詩句來似乎還透露著殺氣,這若是做成戰歌,邊疆的戰士們一定會熱血沸騰!”
大慶國詩文衰弱,一直被靖國壓了一頭,如今有了這樣的詩文,大慶國便可揚眉吐氣!
“這……這都是你祖父所作?”
阮清夢看著皇帝激動的神情,心中既驚又喜:“回皇上,這些都是家祖隱居山林時所寫,生前未曾示人。”
“后來,還是臣妾長大之后去祭拜祖父,想去看一看祖父生前在山林里的茅草屋,這詩集就是在里面看到的。”
“不過,臣妾那時候年紀小,只是覺得這些詩句讀著朗朗上口,卻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也就沒當回事兒,那詩集被臣妾隨手一放,如今估計也找不到了。”
沈映階突然打斷她:“此等才華,若埋沒山林,豈非我大慶國文壇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