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倆人身上都穿的單薄,也不能脫衣服。
于是就這么頂著村子里人的異樣目光,一瘸一拐的走到家。
把喬蒽奶奶都嚇了一跳。
她目瞪口呆的看著光腳的母女倆:“你倆的鞋呢?”
“河里摸蝦呢,鞋放在岸邊被人偷走了。”
“真不要臉,兩雙鞋都偷,我詛咒他泡面沒調料包,吃飯嗆住,上廁所掉茅坑。”
“呸!”
“疼死我了……嘶……”
那些年缺失的救贖(24)
因為這次的任務有些不同尋常,所以喬橋在每次跳躍時間節點的時候,這具身體并沒有按照上輩子的軌跡行走。
喬橋沒有再婚,也沒有生孩子。
原主第二次嫁的那位丈夫,也娶了其她人做妻子。
所以喬橋一個人,在家照顧喬蒽剛好。
喬蒽進屋去找鞋子,喬橋和原主的婆婆李桂春大眼瞪小眼。
在原主記憶中的婆婆,永遠是囂張的,強勢的,甚至是不斷插手他們小家生活,對著自己挑刺的。
所以這婚姻才無法繼續。
但是現在站在喬橋面前的是一個暮年的老人,家散了,家里只有孫女和自己。
年邁的行動已經不便了,拄著拐杖,身后的繩子上還掛著不少喬蒽的衣服,鞋子,是她洗的。
原先一直揚起的三角眼,耷拉了下來,顯得沒有那么刻薄了,多了一股子心酸。
洗不白過去,不知道她為不為自己當年趕走兒媳婦兒后悔。
但是喬橋回來,哪怕是照顧她,也都只是為了喬蒽沒有后顧之憂,為了喬蒽的任務。
否則喬橋其實是不太愿意照顧她的,因為人總要學會為自己做下的錯事買單的。
她看向喬橋,滿是皺紋的臉上想要露出一抹笑容,卻有些不習慣,笑容顯得有些怪異。
她聲音盡量柔和的開口問:“晚上住下嗎?我去收拾床。”
喬橋嘆口氣:“我以后不走了。”
隨后喬橋又說出三個字:“幫蒽蒽。”
不是為了你,是為了蒽蒽。
不想看她才15歲,就要被家庭壓垮了肩膀,負擔起生活,寸步難行。
老太太突然低下腦袋,輕笑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