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只要年時間,那就會遍布西北大地。
就在紀楚剛要從安丘縣再去沾橋時,一直沒出現的宋教諭,扭扭捏捏過來。
紀楚看到宋教諭就想笑,畢竟他為學生們能考上秀才,可哭了還好幾場。
甚至連流水席一部分銀錢,都是他資助的。
可見他宋教諭對此有多上心。
但宋教諭今日過來,更多是不好意思。
面對比他年紀小了好幾歲的紀縣令,宋教諭有些難以開口。
因為他要說的事,頗有些卸磨殺驢之感。
紀楚原本不知道他要說什么,可多看幾眼,似乎明白了。
紀楚想了想道:“可是州學有文書下來?”
宋教諭見紀大人猜到了,卻搖搖頭,文書自然還沒下來,要先跟您講啊。
宋教諭把事情說了個清楚:“州學右訓導是我三叔,您也見過,就是之前考課院來的官員?!?/p>
這話說完,已經不必再多解釋,就差把底細全抖摟出來。
右訓導為從六品,但在官學的體系里卻是不一般的,特別是在州學內,算是三把手的位置。
不僅管著州學,也管著全縣官學。
其中人事調動就是一項。
宋教諭在安丘縣至今也有四五年,一直沒有調動,并非關系不行,是成績實在拿不出手。
他家已經算好的了,沒有把他強行調走。
當然,也跟在安丘縣看到希望有關。
在宋教諭還覺得紀楚不重視當地學校時,他三叔看了他的信件,便讓他耐心等等。
這一等,就給宋教諭等出個極好的成績。
十人考試,十人上榜。
放在整個平臨國,都要說句厲害。
所以今年的升遷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