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同是漠西衛(wèi)拉特聯(lián)盟的,可準噶爾的可能跟土爾扈特的不和,輝特的可能又與杜爾伯特不和,甚至就算同是和碩特的,也可能因為現(xiàn)在和碩特的內訌,而這些什么堂妹妹、姑侄女等有矛盾。
好在朱以海平時也不用怎么面對她們,這些宮斗戲碼,平時都是由陳皇貴妃、阮貴妃她們倆帶著九妃九嬪負責管治。
如今的皇帝,已經(jīng)對美人沒什么興致,看到這么多年輕的女子,覺得有幾分負罪感。
張嘴想說讓那些沒生過孩子的離開,可話到嘴邊還是咽下去了,這種時代,這種話不可能說出來,否則驚世駭俗。
皇帝就算年輕駕崩,這些年輕的皇帝女人,也不可能再嫁什么的,能夠不殉葬,就算是皇家最大的恩寵了。
一般都是找個地方,打著出家修行的名頭,就在那里孤獨終老的。
確實很不人性。
他也只能給自己提個醒,明天就通知新帝,讓以后不要再往他宮里送人了,外藩和親了不要送。甚至以后皇帝的宮里,也不能這樣進太多人,哪怕和親,也得限制數(shù)量,真弄幾千人,太不道德也太浪費資源了。
后宮女子,一旦獲得了封號,哪怕是最低級的常在答應這些,那也是皇帝女人,絕無可能再賞賜給臣子的,除非是沒有名份的宮女才有可能。
因為發(fā)現(xiàn)了這個事情,朱以海的這頓除夕團圓飯,甚至吃的有幾分不是那么的開心。
飯后,他特意召來內侍監(jiān),讓他安排人給東京的廢后靜安仙師送去新年禮物,還讓寧王也給生母寫封信,并準備一份新年禮,「若是她愿意來京,朕便安排人去接她過來,她與寧王也能母子團聚。」
明天新皇就要即位,曾經(jīng)的是是非非也都成過眼云眼,雖然兩人沒什么感情,但他心里也知道自己是于他有些虧欠的。
交待這些的時候,太子始終就站在皇帝一側。
「弘甲,明天你就即位登基貴為天子了,朕把整個江山社稷也都徹底交給你了,我退位為太上皇,這天下以后都由你說了算,朕不會干涉你的朝政。
寧王這幾年是由你親自帶在身邊跟著你長大的,很孝順,更難得的是書讀的好,書法繪畫方面很有天賦,以后就往這方面學習發(fā)展,不用在其它方面浪費時間。
不過你即位后,會更加忙碌,寧王也一天天大了,不便再留在大內,便還是跟朕一起在香山行宮居住吧,如果他母親能回來更好,等到十六歲,便送他正式去永寧就藩,封地朕也劃好了,和漢王一樣,也是一個縣為封,然后監(jiān)管一個府·····」
太子對寧王這個九弟,這幾年還是很不錯的,親自帶在身邊教導,但太子也是聰明的,雖然寧王年幼,但他卻有意只教太子書畫音樂等文藝的東西,其它的不教,連經(jīng)史都教的少,更別說兵法權謀這些。
到如今,寧王確實被激發(fā)引導出了不錯的文藝天賦,這些朱以海其實也早看在眼里,但沒有制止,反而是給予過贊賞的。
寧王如果成為一個宋徽宗或南唐后主那樣有藝術成就的人其實很好,這樣他就不會威脅到新皇帝,沒有威脅也自然就更安全。
朱以海雖然當初選擇了長子繼承,但也不希望他們兄弟之間因此相殘,所以他之前也是做了選擇()后,馬上下了狠手,把小張后廢了,把張氏的兄長、舅舅等外戚給借機處置,貶去云貴,還把九皇子封為寧王,早早就定下長大封到極北永寧的旨意。
這一切,都是以絕后患。
一個皇子想要奪儲,甚至爭位,他就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勢力集團,而他一出生就被斷絕了所有外援,那么誰還會再去投機他。
「若是寧王母親愿回來,你以后要善待優(yōu)養(yǎng)她們。」
太子點頭,向父親承諾一定會孝敬靜安仙師,友愛兄弟寧王等。
「好了,天色不早,你也趕緊回宮去吧,明天是你的大日子,還得早起呢。」
「兒臣明早親自來迎接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