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對他很特殊的地方,奮斗了大半輩子的地方,他在這zisha是何意?葉落歸根,還是另有隱情,是不是想到這里招聚舊部親信造反,他是不是zisha?
錢謙益認為耿仲明不是zisha,極可能是被逼殺的,或者干脆就是被皇帝弄死的,出手的也許是錦衣衛,也許是東廠,反正都是替皇帝干臟活的。
一想到自己頭上綠油油,他望向珠簾后的眼神里就隱含幾分恨意。
“回太子殿下,東江那邊傳回的調查,說是耿仲明在東江多年,對此島很有感情,而且有許多族人子弟、舊部等皆在島上,又無顏入京面圣,所以才最后選擇在皮島了結自己,或許也是想以此向圣人暗示,他以往的一些功績,希望圣人能夠對他網開一面,能夠對其妻兒族人等憐憫。”
“既然確認是zisha無誤,那么諸卿議一下該如何處置。”太子發話。
錢謙益突然站了起來。
“殿下,臣以為耿仲明雖然zisha,但人死不能罪消,他犯下欺君、謀逆等多項重罪,百死莫恕,就算現在自縊身亡,也該依法處罰,按律追究,當誅九族!”
珠簾響起。
朱以海從里面走出來,他身著團龍袍,走到殿中。
“耿仲明此人,一生反復無常,本為明軍,卻降女真,之后又投朝廷,可后來又叛亂、再次降清,后又反正,有功也有過,真要論三分功七分過,過大于功,朕曾經為了國家民族,曾經接納了他,也待他不薄,十分重用,可他卻仍心術不正圖謀不軌,實不可恕,如今落的如此下場,咎于自取,自做孽不可活也!”
皇帝此時站出來給耿仲明蓋棺定論,做最后處置。
耿仲明到死,也逃不過一個反復無常奸邪亂臣賊子的名。
人雖死,但罪不消。
“剝奪耿仲明一切官職爵位,”
“剝奪對其父祖先人、子孫妻子的封贈誥敕,”
“沒收其所有財產。”
“其子耿繼茂貶為庶人,全家遷往永寧寺居住。”
“耿氏直系三族遷往西域碎葉川居住,其九族除直系三族外,皆遷往龍牙門。
皇帝頓了頓,“耿仲明雖是亂臣賊子,可終究也在驅逐韃虜復興大明的大業里出過幾分力,也有過一些功績,朕特旨賜還耿繼茂銀元一萬塊以便在永寧安家,供養母、妻、兒女,并永寧拔田百畝。”
“耿氏族人遷移各地,每人賜銀元十塊,田十畝。”
朱以海最后下了道旨,耿氏族人三代內不得參加科舉不得參軍不得為吏,五代內不得遷回中原。
這個處置,有幾分出人意料。
耿仲明被彈劾的罪名這么大而且基本上坐實了,他不zisha也難逃一死,甚至要牽連族人甚至舊部親戚。
可現在耿仲明zisha后,皇帝沒有再殺耿家一人,連他親兒子都沒死,其兄弟族人姻親等,雖有牽連但沒有被殺,只是抄家流放,這已經算是極為意外的了。
皇帝還下令,在太廟前,鑄一座耿仲明的跪像,永遠跪在大明太廟前,以警示后人。
他永遠的被釘在恥辱柱上,不得令終。
錢謙益身體抖動著,難以抑制,看到耿仲明落的如此下場,他很清楚這其中的本質。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天下太平了,皇帝便要清算舊賬了,耿仲明絕不是死于什么貪污受賄逾越納朝鮮宗室女、私下結交女真酋長等,更不是zousi做買賣任用私人啥的,他只是因為曾經反復、背叛大明的黑歷史而被清算的。
想想賠了夫人的自己,也許就是下一個,錢謙益突然眼前一黑,撲通栽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