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隘關(guān)城那邊,青海牧民只要經(jīng)過檢查,也都可以趕著牛羊、馱著皮毛,甚至是拉著蟲草、蘑孤等過來交易。
因為邊貿(mào)互市,海晏城十分熱鬧,規(guī)模齊整的城中街巷如棋盤,甚至按行市分成了皮草街市、茶鹽街市、牲畜街市等等。
城中還有不少會館、客棧、貨倉,甚至有些青海和碩特等蒙古部落的貴族們在這里買宅子偶爾居住的。
城里還有新建的學(xué)校,招收了許多學(xué)生,甚至對那些蒙古貴族子弟免費入學(xué)。
城門口人來人往,車馬如龍。
幾個屯兵蹲在那里抽著旱煙一點也不奇怪,如今在海晏這樣的邊城,到處都能看到穿著軍服的漢人。
如果是個熟悉明軍的,也能一眼看出這些看似差不多的紅色軍服,其實也有區(qū)別的,從軍服的一些鑲邊等差別上,就能分出有禁衛(wèi)御營、省駐防御營、省巡防警備營、屯鎮(zhèn)兵、團練兵、保甲民兵等,甚至還有些歸附入籍的蕃營兵。
“御營確實待遇好,普通的兵都有一百畝地二百畝草場了,要是有士官銜或是軍士長銜,還能分更多呢。”
“那你怎么不說要是成為尉官還更多呢,哪怕是八尉最底的,僅是個從九品下,在這邊也能成為一個莊園主呢,這往上的八校、八將軍八大將軍就更別提了。”
“咱們海晏這里僅駐防了一個營御營,哪來的八將軍八大將軍啊,整個西海府和西寧府,也沒一個大將軍啊。”
對于他們這些新來的屯兵們說,八尉八校,這些八九品、六七品的武官都是可望不可及,更別說八將軍八大將軍了,他們?nèi)峭蜖I的最高軍官是個營長。
在駐防御營里,營長那是五品軍官,授從五品下游擊將軍階,如果是禁衛(wèi)御營,營長還可能是從五品上的游騎將軍。
而省巡防營的營長卻僅是正六品的昭武校,而他們屯營的營長,卻是正六品下的振武校。
不僅階銜低了幾級,而且實權(quán)這塊更不用說。
人家駐防御營在海晏,不僅兵分的田地草場多,營長待遇更豐厚,月銀每月就五十兩了,加上公使銀,什么職錢津貼,什么名糧等,加起來一年有兩千塊銀元。
當(dāng)上御營營長,光是這個俸祿餉銀補貼,都能發(fā)家。
更別說他們這些邊地的駐防御營軍官,朝廷還給他們直接授封了一大塊地,海晏御營駐防營長就分了五百畝耕地加一千畝草場,這么一大塊地,那建起一個很大的莊園了。
這可是永業(yè)田,就算這些地也只是頭幾年跟大家一樣免稅賦,后期一體納糧,可五百畝耕地一千畝草場啊。
反正郭懷安他們羨慕的要死,這還僅僅是個營官,五品而已。
往上的那些將軍、大將軍,分的更多。
羨慕歸羨慕,他們并不反對。
畢竟他們也是皇帝這個政策下的受益人,他們這些屯兵,也能一個分到五十畝地、一百畝草場,前幾年一樣免稅賦,而以后交的,也不是大明以前那種衛(wèi)所籽粒糧,而是跟民戶民田一樣的稅賦額。
所以大家都是非常滿意且對未來充滿希望的。
千里迢迢來這里屯耕戍邊,誰不是希望能夠日子更好些,誰又愿意破家來這里受苦受累?
這些地就是他們最大的依仗,也是他們最感到安全的。
相比起這些當(dāng)兵的,普通移民待遇可就差的多,如驛屯的驛卒,他們也還好,也能夠每人五十畝地百畝草場,但他們的這個地不是永業(yè)田,而是承租田,屬于驛場的驛田,當(dāng)驛卒時可承租,而且租子很低,其實就是按民田稅賦繳納,但不再是驛卒后,這個田就得收回,交給下一個驛卒,一個蘿卜一個坑。
本來以前內(nèi)地屯鎮(zhèn)也是這樣的,但現(xiàn)在對邊地的屯鎮(zhèn)放寬了條件,待遇更優(yōu)厚了,直接分永業(yè)田,家屬隨軍,如果人多,可以再承租屯田,租子也跟民田一樣的地丁額即可。
也可以自己墾荒,每戶有百畝墾荒限額,只要墾了不荒廢,這地以后就是你的永業(yè)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