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雖然是一條天然通道,可終究是人拉馬馱數千里之遙,不如河運便利快捷。
如果能在西域完全自給自足,可以供給更多軍隊,保證糧餉充裕,倒也還是可以維持的。
西域的那些小綠洲不足以維持大規模的駐軍,除非拿下尹犁河谷,不拿下尹犁河谷,就算控制了天山南的幾大綠洲都還不夠,要么把蔥嶺以西的費爾干納盆地拿下。
費爾干納與尹犁河谷兩個取其一,則中原王朝就能在西域維持強大的駐軍,甚至遷移大量移民,可以達到漢人超過其它土著,成為主體民族,這樣才是真正的長治久安。
若僅依靠河西走廊的糧食供應,是不夠的。而哈密、吐魯番這些綠洲盆地,也支撐不起太大體量規模。
現在葉爾羌汗國就占據著天山以南的各個綠洲,他們也一度占據了費爾干納盆地,還曾經占據過尹犁河谷,只是如今被和碩特部占據著。
朱以海想拿下西域,也計劃著將來控制尹犁和費爾干納,不過現在他首先要把陜甘安穩,然后一步步西進,要真正控制西域最關鍵的還不是軍事上的成功,還必須有足夠的漢人移民過去才行。
從陜甘到玉門、敦煌,再到哈密、吐魯番,然后沿著塔里木河,庫爾勒、庫車、阿克蘇、烏什、喀什、和闐等一路過去,要移民殖民。
從漢代到唐代,其實中原王朝對西域的移民力度還是很大的,唐代的長征健兒等,但最終都隨著中原王朝的衰弱,而那些西域的漢兒最終被胡人統治,甚至被他們同化。
說到底,還是數量太少。
主要靠軍屯,當駐軍主力回中原后,少量的駐軍和移民根本抗不住那些游牧民族,唐朝安史之亂,安西軍回中原再沒回來,河西走廊失守,與中原隔絕消息,數十年后,那些留守安西軍都成了白發老兵,苦苦的支撐著一個又一個屯點,還在盼著中原大唐重返安西。
連大唐換皇帝換年號他們都不知道。
準噶爾歷史上曾經統一西域和青藏,但對抗清朝幾十年最終還是敗了,歸根到底還是他們人口太少了,加起來總共才七八十萬人口,又如何敵的過占據中原,擁有億萬漢人做支撐的清廷呢。
如果朱以海將來能夠往西域移民一百萬,那基本上就能保證西域牢固了,若是能夠移民二百萬,誰也別想來搶奪,到時就能雄視西域,甚至還能把哈薩克等都給干服了。
······
“陛下,北京急奏。”
內奏事處副太監龐天壽將一盒剛送到的奏折捧來。
朱以海示意他放下。
泡了壺茶,然后開始批閱奏折。
這些奏章有留守總理大臣上奏的,也有留守內閣上奏的,也有太子和東宮官員們上奏的,自然也還有六部、五軍都督府等上奏的。
大小事務都有。
皇帝關注的還是太子的奏章,仔細看了幾遍。
太子對河南罷考事件做出了處置,先殺范遜、丁啟相,還要殺丁啟睿、丁魁楚、丁啟光叔侄三人,甚至還要將鄭三俊、侯恂、侯方域一起定罪處置。
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讓太子處置,想看看太子的能力,結果不料太子不僅敢sharen,還敢直接對東林復社這些大老動手。
十五歲年紀的皇太子,真是讓人意外。
喝了壺茶,朱以海叫來了隨駕的內閣、總理大臣們。
“太子的處置,朕支持。”
皇帝直接開口。
“陛下,丁魁楚、丁啟睿都曾總督數省,丁啟光也是官拜提督,是否網開一面?”說話的是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