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這些了,你以后也幫朕多去看望張氏,還是九皇子多看顧,這個病主要還是腎陽不足導致,如果身體強健,也就不易患上發作。”
劉朝也忍不住嘆息,“幸好九皇子長的白白胖胖,身體強健。”
朱以海擺擺手,一人獨處。
盡量讓這股負面的情緒散去。
張氏突發孝疾,讓他不由的再次開始面對自己的孝疾,這幾年雖然沒有怎么發作,也就冬天偶爾幾次有輕微癥狀,主要是有些咳嗽、痰,但用方調理后也基本很快能好轉。
但他不得不考慮一點,難道自己終究逃不過歷史那般,十三四年后,就要死于孝疾?
十三四年,那個時候弘甲不過二十六七,跟自己繼位時年紀相當,弘植更才十四五歲。
而大明帝國十三四年后,會如何?
中原能安定否,大明是否中興?
周邊蒙古人征服了嗎,大明能否再次走向深藍,走出南洋呢?
他不由的有了幾分急迫感,時間好像不多了。
好在弘甲雖然曾在關外生活六年,條件非常艱難,卻也沒有發過孝疾,這是個好現象。
······
這天晚上朱以海睡的不好,幾乎一夜無眠,,是從海東發回來的。
新成立的渤海行省,海西、海東各部女真大部份已經接受大明冊封,向大明上表稱臣。
這些皇帝并不意外,海西海東原來的扈倫四部、建州女真等,基本上都遷去遼沉甚至是入關了,這里大多是遷移來的野人女真各部。
這些野人被建州征服南遷,雖然有些也有二三十年了,但對清廷也沒什么忠誠可言。
白山黑水之地的野人女真,本就松散,也更野蠻落后,他們更加崇尚強者,誰強跟誰。
大明給他們的待遇,不比韃子給他們的差,甚至還特意前往建港口驛站互市,讓他們能獲得更多實際好處。
朝廷沒派一兵一卒,一位天使,幾道圣旨,便已經把海東海西一帶的各部給成功招撫了。
“陛下,還有一事圖們江南岸的朝鮮咸鏡道,有許多女真部落,早前被朝鮮征服或是招撫,如今他們見江北的女真各部得到大明冊封,甚至開通互市,十分羨慕,如今紛紛上書,稱原本圖們江南岸地,甚至鴨綠江南岸地,以前也都是中原所屬,后來在我大明太宗、仁宗時他們才趁機攻下女真各據點,把邊境線推到了鴨綠江和圖們江。
而且朝鮮二百多年來,對這些地方的人,尤其是咸鏡道的人十分歧視,他們倍受壓迫,如今一致上書請求朝廷能夠收回這些地方,讓他們重歸大明。”
朱以海倒有些意外,海東海西女真積極內附,倒在情理之中,這朝鮮北部的女真人等也要求內附,倒是沒想到。
“他們提出恢復以前中原與朝鮮的傳統邊境線,也就是高麗千里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