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定農(nóng)民家庭養(yǎng)豬,需要一半賣給官府收購,一半可自由處置。
價格上也還是隨行就市,這樣做的目的,也是保證豬肉的供應(yīng),畢竟各地豬肉也緊缺。
還有就是新稅法后,養(yǎng)豬是要交稅的,牲畜交易稅,屠宰稅。
牲畜交易稅,按價征收,百分之五,購買者交稅,屠宰稅則是屠宰之人交稅,按價征收百分之五。
陳十二買豬崽時,已經(jīng)交過一次牲畜交易稅了。
現(xiàn)在他就算自己殺豬,一樣要交屠宰稅。
這其實還算少了,以前朝廷雖沒這種正稅,但地方上收啊,而且稅率還高,甚至還有附加,現(xiàn)在是禁止附加,牲畜交易稅和屠宰稅都是共享稅,地方六朝廷四。
一頭豬養(yǎng)一年多快二百斤,如果自己殺能賣一百多斤肉,賣掉的話,大概是能得四兩半銀子左右,兩頭豬九兩銀子,得交四錢五屠宰稅。
規(guī)定還得賣一頭給官方收購,全自己賣了還得交一筆罰款,阿富家還有兩頭小點的豬,以后全賣給收購站補上也行。
陳十二買的豬崽,差不多二十斤一頭,價格很貴,市價大概就是一斤豬崽當(dāng)三斤毛豬,毛豬比豬肉便宜一些,但換下來,一斤毛豬也得賣到二十來文,所以一只豬崽買回來就要一千二三百錢,交易稅還有六七十錢。
兩頭豬養(yǎng)一年多,賣九塊,豬崽本錢去了二兩五六,屠宰稅還得再交四錢五,就去了三兩了。
剩下六兩,看著挺多,但其實還有許多成本沒算進(jìn)去,諸如阿富去年還把輪休的地種紅薯蘿卜喂豬,這是自家的地,要不也喂不了幾頭豬。雜糧如果賣掉,其實也是值錢的。
如果家里沒地,就很難養(yǎng)的了豬,光吃草可不行,尤其到了冬春時可沒草吃。小豬崽還得吃米糠、玉面。
陳十二也是窮人出身,哪不知道這些。
家里就指望著養(yǎng)豬換些現(xiàn)錢呢。
“兩頭豬三百斤肉應(yīng)當(dāng)夠了,你再去幫我買幾只羊,再買些雞鴨鵝,再去大集街上買些糖、茶,還有醬醋油酒,記得再買些煙,買好點的。”
阿貴笑著道,“十二叔真豪奢,豬肉現(xiàn)在三十文一斤,大鯉魚二十多一斤,羊肉要七八十文一斤呢,偶爾有牛肉賣,也貴的很。
糖茶煙酒,可就更貴了,都是專賣,就鹽便宜點。
最便宜的赤砂糖都得五十多錢一斤,醬醋倒是便宜,四文一碗。”
陳十二笑著叫來兩個親兵,“你帶他們?nèi)ゲ少I,叔有銀子,要辦就辦熱鬧點。家里還有米面不,不夠的話,也到大集上買些。”
阿富趕緊道,“咱自家種地的,哪還能糧鋪里買米吃,鋪里米得憑糧票買,沒糧票買商品糧可貴呢,憑票買是一兩一石,沒票可就翻翻了。自家都留了口糧,不用買。”
陳十二小有身家,打仗立功受賞,俸祿補貼,甚至歸德團(tuán)練剿匪等繳獲也還有分賞。
“叔有銀子,盡管去辦。”
陳母也張羅著叫阿貴他們養(yǎng)父陳大過來,“你兄弟出息了,別舍不得銀子,就得風(fēng)光熱鬧,你們趕緊去張羅著鄉(xiāng)親們,幫忙借桌子板凳,記得準(zhǔn)備好茶水卷煙。”
大家興奮的點頭,滿面紅光分頭去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