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響起些喧鬧聲音,柳如是皺眉。
“你去看看怎么回事。”
“定又是朱姨娘。”奴婢道。
柳如是一聽朱姨娘幾字眉頭皺的更深,甚至眼神里都帶著幾分兇氣來,嚇的奴婢趕緊出門去了。
過了一會回來稟報。
“果是朱姨娘在鬧,據說是朝廷委了少爺外職,馬上就要出京上任。”
柳如是聽說后,只是冷笑,“那她鬧個什么,不放心就跟著去便是。”
錢謙益生過好幾個兒子,但最后就只剩下錢孫愛一子,如今十九歲,任大理寺丞,乃從六品職。紹天朝的大理寺卿也是大九卿之一,實權衙門,寺丞也是實權要職。
這個錢孫愛少爺雖然年輕,但當初錢謙益在北京時便開始主動聯系魯監國,暗里通報虜情,又讓兒子錢孫愛幫忙聯絡奔走,所以也算早有功勞,后來賜進士出身,先任行人,再任評事,然后升到寺丞,仕途順暢。
不過柳如是對這個兒子倒沒什么感情,她本是妓女,錢謙益當年以正妻之禮娶入門,被整個士林嘲諷,甚至至今許多人都不承認她是錢家妻,只把她當妾。
錢孫愛是妾侍朱氏所生,母以子貴,朱氏是妾,但畢竟有個兒子,所以也瞧不起后來進門,尤其是妓女入門做妻的柳如是。
柳和朱兩人在內宅里沒少勾心斗角。
“聽說少爺被委了個海澄縣丞,派駐廈門,朱姨娘便在那罵人,還罵起了老爺,少爺勸了好一會她都不聽,少爺便走了,朱姨娘便鬧的更厲害了。”
柳如是愣了下。
“少爺外放海澄縣丞?”
“嗯。”
柳如是知道海澄縣,當初朝廷開放海禁,開月港海貿易,成唯一港口,一時無比繁榮,后來朝廷還特意析龍溪縣靖海館和漳浦縣部份地置海澄縣。
而紹天朝罷撤天下衛所,把廈門島的中左所、浯洲烈嶼的金門所罷撤,歸海澄縣管,原本這些島都是隸屬泉州府,而海澄是漳州府的。
雖是海澄因月港繁榮,但后來鄭氏控制同安廈門等地后,卻把貿易重心轉到廈門。
可就算廈門是外貿大港很繁榮,但現在也僅是海澄縣下一港,朝廷就算在廈門派駐一位縣丞專管,可縣丞也才正八品啊。
和六品的大理寺丞,那是天差地別。
柳如是也不明白為何如此。
“老爺還沒回來?”
“沒有。”
“讓人到外面去打聽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