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各種鹽法,卻始終收不上鹽來,百姓都吃私鹽,僅肥了一群鹽商、貪官。
而如今從鹽丁灶戶,到鹽商鹽販,朝廷全放開了管教,反而鹽政立起來了,收益增起來了。
這不得不讓王夫之感嘆,同樣是日月旗,怎么紹天朝卻能做到這些?
甚至紹天朝的官和崇禎朝的官,其實還是那么一批人,比如阮大鋮馬士英楊文驄劉孔昭朱大典這些人以前都被稱為貪官奸臣,怎么現在卻全成了能臣治吏?
但王夫之從湖廣經江西、安徽到江蘇、山東,一路走來,那是確確實實的感受著這世道不一樣了,東京朝廷的氣氛也完全不同了。
連錢謙益、劉宗周、黃道宗、祁彪佳這些過去的東林黨人,如今似乎也沒什么心思去斗爭鏟除奸臣們。
曾經有名貪官的朱大典,據說現在有名的清廉,連去總理處議事,都是自己帶茶葉去,在食堂吃飯,還主動付錢。
堵胤錫甚至也說,這次各地朝集使入京朝集,在各衙門辦事的時候,也都要自己掏餐費、茶水費,倒也不多,一頓簡餐四菜一湯,也就幾十文錢,茶水費也就十錢。但這種還要自掏餐費茶錢的事,以前還真沒經歷過。
連總督巡撫們都要掏。
也不是說京里衙門供不起一頓飯一杯茶,而是盡量節儉,避免公費招待大吃大喝浪費鋪張。
這事情很新鮮,不過回頭細思量,卻又覺得倒是開個好頭。
畢竟京師部院衙門都是這樣,這些督撫布按們回到各省地方,也肯定要注意這方面,以后也不敢在公費招待這塊亂來。
他不相信朝廷是小氣。
因為各地官員入京朝集,朝廷是額外給他們一筆朝集銀的,相當于進京車馬餐飲住宿的開銷,都有報銷,只不過報銷有標準。
每個官員按相應品級只能帶多少隨從,享受什么車馬待遇等都有規定,到京也都是住各個進奏院。
今年有許多改變,不僅是第一次朝集制開始,也有許多新規矩,比如地方督撫等來朝集,按以前慣例,肯定要到各個京衙打點,冰敬炭敬要給,三節兩敬年禮也少不得的。
但是今年,所有衙門所有官員,都不收外官的禮敬了。
要是弄急眼了,他們還會直接讓人去諫院、察院喊人來,有好些人就弄的最后下不來臺,不僅禮沒送出去,關系沒處好,最后還落的挨通報批評,甚至罰俸、降級的。
有一個巡按因為偷偷的給吏部官員送土特產熏雞,結果里面還塞上小黃魚,最后鬧了個奪職免官的嚴厲處罰,還上報紙。
因為吏部不敢收他金子,主動上報后,引來都察院、諫院的聯合調查,最終發現這個巡按在地方上任職僅一年,可沒少違法。
本來廣東巡撫張煌言已經向朝廷上報廣東巡按王化澄有問題,請求朝廷調查,朝廷也是秘密調查了許久,這次不動聲色的召他入京朝集,本就是要來收他的。
他還敢送小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