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想想皇帝剛才給孔家的這對聯,也知道皇帝對孔有怨氣有多大。
“以后孔家嫡長子承襲奉祀官,嫡次子則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沒有其它什么特別優待。至圣先師,是朕尊崇圣人,但其子孫歷經兩千余年,表現的太差了,不配再這般享受。”
“兩千畝地,祭祀足夠了。”
一百三十多萬畝地,要全部收回。
朱以海連大明宗藩諸王的莊田都收了,爵位都奪了,還會給孔家特意保留個公爵嗎?
憑什么?
之前的徐國公等那些投降的勛戚公侯伯們,朱以海可沒慣著,不僅奪爵而且田地也奪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徐達等人確實開國有功,但享受了二百多年國恩,也足夠了。后人沒出息,那怪誰?
如劉伯溫的后人劉孔昭,不就以從龍有功,而都晉封為青田縣公了嗎?
黃宗羲也沒說話。
雖然這位還沒經歷明清易代,沒經歷那天下動蕩,民間疾苦,所以沒有如歷史上那般到老了后,有了嚴重的輕皇權思想,他招募鄉民建世忠營起兵從龍,仕途很順利,如今年紀輕輕就是一省巡撫,深得圣意,一心也都撲在地方上,倒沒去想著說皇權太重要不得什么的,反而覺得當今圣人乾綱獨斷,真正圣君大帝。
其實天下士人尊孔,但對孔有后人有意見的多了去了。
畢竟孔家其實行事跟一般的公侯家沒什么區別,免不得仗勢欺人,特別是他們家還是世襲的曲阜知縣,在那一畝三分地,他們家是真正的太上皇。
孔家給韃子修降表,上進勸表,韃子也承認衍圣公在明代的全部特權,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仍任衍圣公,加太子太傅,朝見時仍列內閣大臣之上。
去年,韃子還在北京太仆寺街又賜給衍圣公府一座。
可朱以海不會再給他們那些恩賞特權。
大明曾經給了他們家二百多年的特權,是他們不珍惜。
如今朱以海仍是大明太祖子孫,國號仍是大明,又豈會對這個給李自成和韃子都上降表上勸進表的家伙恩賞?
憑什么?
“曲阜孔府的宅子他們可以繼續居住,但其頭門、二門、儀門等都要按七品官階對應,超出規格的該拆就拆,
除曲阜大宅保留,其余宅院、商鋪,以及占有的山林湖泊草場全都清查收回。”
對這種世修降表的絲毫沒必要客氣。
孔家的地有廟田、祭田、私田幾種,廟田不交租,出勞役,祭田交租。孔家的田,連私田都是不交稅賦的。
孔家祭田收租是與佃戶對半分成,朝廷收糧的斗是方斗,口小底大,一斗麥子一百二十斤,但他們孔家收租用的卻是長方形斗,裝滿麥子后是七十五斤,用木板刮平,斗內只剩五十斤,刮下來的叫斗尖糧,分給莊頭等,卻只計收租五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