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聽了有些意外,他也清楚這些大牲口的價格,二十塊一頭是起碼,正宗的話三十塊也是值的。
文書看他猶豫,笑道,“你若是想自己留著,也可以牽走。”
祥子心想,這兵慌馬亂的我牽哪去,而且說不定我現(xiàn)在一走,回頭就有兵來征用了,經(jīng)歷太多兵慌馬亂,他對大明御林軍也并不是很相信,想當年劉孔和還是首輔大學士的兒子,去的劉澤清營,那劉澤清也是弘光四鎮(zhèn)之一,結(jié)果就因為劉孔和指責劉澤清坐擁重兵而不北上,就被劉澤清殺死,陳王信等不肯受他收編,直接就把兩千義軍全殺了。
“賣,你說多少就多少。”
祥子咬咬牙,下定決心。
三十五塊龍銀,那也是實實在在的銀子,總比牽著三匹駱駝到處走要強。
登記畫押領銀子按手櫻
一切做完,果然就給了他三十五塊銀元,正面有紹天大帝頭像,背面是龍和長城,拿手里沉甸甸極有份量。
三十五塊一塊不少,甚至銀元還都是剛拆封的,全都嶄新光亮,一點磨損都沒有。
他有些不敢相信,望著那面帶微笑的文書,猶豫了下,還是拿出了兩塊遞過去。
“用不著這個,都收好吧。”
文書笑著拒絕,“你說你是歷城縣鄉(xiāng)下,曾經(jīng)家里是有地的,只是后來寄名鄉(xiāng)紳家,然后遇災借了高利貸后不得已典賣給了他,對吧?”
“是的。”祥子點頭。
“是這樣的,你這個情況如果屬實的話,陛下現(xiàn)在有政策,是可以幫你把田贖回來的,之前你是因借高利貸還不起而被迫把地典賣了,按現(xiàn)在朝廷政策,你現(xiàn)在如果能夠拿出當初借貸的本金,再加上本金的一倍利息,就可以把地贖回來。若是當初付的利超過本金一倍的,還可以主張退還超出的。”
紹天朝在各地搞減租減息,目的也是保護動蕩時期下的百姓利益,避免更多百姓破產(chǎn),影響安定。
所以規(guī)定了高利貸的界定標準就是月利三分,且規(guī)定利息不得過本金一倍,民間借貸,超出三分利的,官府是不保護的。而且就算低于三分利,但利息也不得高于本金,借一百塊,最高月利三分,一年利息最高三十六塊,利息最多能滾到一百塊,然后就不能再收息了。
所謂一本一利,月利不過三分。
其實月利不過三分,也一直都是官方的紅線,但民間有的是辦法鉆空子,比如借一百兩,只給九十兩,甚至五六十兩,借條上卻寫借足百兩。所以如果借五十兩寫一百兩,月利三分,實際上就是六分了。
一般情況下,民間給農(nóng)民放貸,都是八折借給,滾算月利,遇災年,更是六七當十,半年不償,即行轉(zhuǎn)票,以子為母。轉(zhuǎn)票,就是利滾利。
大饑荒的時候,那就更是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高利,加上利滾利,農(nóng)民的土地就這樣被奪走了。
當年祥子家的地也是這樣被奪走的,向地主家借糧,糧價貴的離譜,讓他們打借條,借一石糧,按三兩銀子算,可借條上卻打的是十兩銀子,然后半年為期,三分利。半年后,連本帶利還十一兩八銀子,地主家還要收點茶水錢,所以要還十二兩。
可他們其實就借了一石糧。
半年后祥子家根本還不起這么多,于是利滾利,甚至改寫借條,直接寫十五兩借條,三分利了。
于是祥子家的地最終只能折抵債務,被地主收走了。
“這么說你家其實就借了一石糧?”
“嗯。”
“那你家被收了幾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