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身份相差很大。
內八旗包衣,是有自己戶籍的,甚至能做官,相當于自由民的旗丁奴才,而戶下人,是私人奴隸,沒有戶口。
假如簡單的來看,內八旗包衣類似于家丁部曲,而戶下人,則純粹是奴隸。
八旗別設包衣參領、佐領,包衣對他們的主子而言,是世仆,他們的隸屬、居住、生活、婚娶全無自由,奴籍是子孫相續的,非得主人允許不得脫離,但也僅對他們主人而言,包衣們也有自己的戶籍,有財產,甚至能當官,還有自己的奴仆。
包衣制度甚至在八旗制度之前,所以韃子的宗室勛戚,無論主管旗務,都有自己的包衣。
包衣之下還有包衣,主人之上仍有主人,這也是韃子從野蠻中出來,仍然保留的一些野蠻之制。
編進包衣佐領的,就是包衣旗人,也就是內八旗。
附于家主戶下的包衣,是戶下包衣、旗下奴才,其中甚至還能再細分壯丁、莊丁、家奴等。
這次博洛帶一萬多滿人前來。
真正的駐防八旗兵,也就是正身旗丁其實才幾千人,剩下的則是博洛等王公們的旗下包衣,以及外八旗的正身旗丁和內八旗的包衣名下的奴才,有壯丁、莊丁,也有家奴。
而且這部份的奴才數量很多,許多根本就是漢人,有些是早年擄到關外為奴,然后又帶進關的,還有更多的則是直接就在山地跑馬圈地后,把原土的主人收為奴隸的,還有戰爭搶來的。
這些人之前有的負責在旗人的莊園種地,有的在他們家里服務。
博洛出征,讓蒙古人留守,又信不過漢軍旗和綠營的兵,卻對于旗人名下的這些漢人奴才比較放心,或許是覺得對他們的人身控制更強。
現在那投降的八千多人,絕大多數都是戶下奴才,甚至絕大多數都是直接在山東圈地后的山東漢人百姓。
雖是青壯,但這些人沒啥戰斗力。
圖賴、博洛等的正身旗丁、包衣旗人的主力一敗,他們眼看跑不掉,大多數都直接就降了。
雖然這些人多是漢人,也有些是蒙古人甚至朝鮮人等。
但金攻玉卻認為這些人背典忘祖給韃子做奴才,跟著來打明軍,就不能輕饒。
“區分一下!”
朱以海聽他們爭了一會,才緩緩開口。
“將俘虜的這些人馬,仔細的區分一下,按滿、蒙、漢先分一道,再按正身旗丁、包衣旗人、以及戶下奴才再分一遍。”
“戶下奴的漢家子民,他們當屬于難民,為韃子擄掠奴役,十分可憐,如今當予以解放,先留在軍中充做民夫輔役,打完濟南這戰,也給他們好好上上課,知道什么是國家民族這些。”
“至于說正身旗丁和包衣旗人,其中如有漢人,朕看可以等打完這仗后,把他們遷往臺灣、廣西墾荒移民,給他們一個重新開始,自力更生的機會。”
“正身旗丁和包衣旗人里的蒙古人,先流放云貴川墾荒屯田。”
“女真韃子嘛,砍了倒是浪費,這樣,把軍官砍了,其余的送去少府監為奴,發往礦山采礦。”
“就這樣安排吧。”
朱以海沒有搞屠殺,但也沒跟他們仁慈,滿蒙韃子,要么流放要么為奴。
------題外話------
感謝傅良臣a不知吾者打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