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鐵哨聲再放銃,”
“必須放近了打。”
營外早就有提前作好的標記,標好的距離。
每十步,都有好幾個明顯的標記。
眼看虜騎沖近百步之內,營中軍舉銃放射,緊接著吹響長聲喇叭。
聽到長聲喇叭響起,排在最前一層的李寶泉大聲吼道,“準備1
他們平時訓練以四十一弓為距打靶,大約是六十多米的距離,鳥銃射程崇禎時約一百二十米,不過紹天朝的鳥銃是改良型,射程大大提升。
但平時訓練,還是打四十弓距離。
敵近百步,已在射程,只不過這種距離,無法要求精準,不過對陣之時,火銃手強調的是齊射、輪射,要的是排銃齊射打擊,而不是單個精準。
趙小樓聽到隊長李寶泉大喊一聲放,于是趕緊打開火門射擊。
一銃打完,也顧不得去看打中沒有,趕緊開始洗銃,用通條將銃膛清理干凈,然后趕緊從腰間火腰包里取出一個定裝紙danyao包,撕開裝填發射藥,再用捅條把火藥搗實,再從另一側鉛彈包里取出一枚鉛彈。
因為鉛彈是統一鑄造的,所以比銃管要略小,他還必須得取一塊油紙把鉛彈包起再捅入銃底,保證氣密性。
然后又趕緊打開火門蓋,將引發藥倒入火門,接著關上火門,安裝火繩。
一套動作緊張又而麻利的完成。
再次端起槍,靜聽隊長命令。
這時其它幾個火槍隊也依次開火,他們哨總共八隊,鳥銃手四隊,另小炮、重槍各兩隊。
他們四隊鳥銃手分成四排,依次開火。
因為是在營中作戰,也無須交替前進,或是交替后退,倒是輕松了不少。
趙小樓這時聽著友隊的射擊聲,才有空看了眼戰場,只見韃騎又沖近許多,但營內連綿不絕的火銃排射而出,陣陣煙霧升起,沖到百步隊的韃子紛紛中彈倒下,一時間慘叫連連,傷亡居然比剛才三輪火炮齊射好像還要大。
“準備1
隊長李寶泉的吼聲又響了起來,又輪到他們隊了,四排一輪打完,第二輪開始,趙小樓趕緊端槍準備。
“放1
隨著隊長一聲吼,趙小樓打開火門,射出第二槍!
刺鼻硝煙在面前揚起,趙小樓忍不住吸了一口,覺得已經不那么緊張了,甚至想著要是能來上一根新安江叼嘴里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