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氏雖然這兩代人不行了,但也恰因?yàn)檫@兩代沒出什么人,所以他們在韃子入關(guān)后,并沒有什么子弟在清做官,尤其是王與胤在家zisha殉國后,王家子弟更不愿意出仕清廷。
結(jié)果現(xiàn)在大明打回來,光復(fù)淄川、新城等地,王家倒是柳暗花明了。
王與胤兄弟王與敕四個兒子士祿、禧、士祜、士禎這次一起前來淄川參與般陽書院開學(xué),兄弟四個年長的也不過二十多余,年少的才十六,他們原本都在這里讀過書。
這兄弟四人遵守叔父遺命,這兩年安心在家讀書,也不去參加韃子的科舉,更不做韃子的官。
雖然年輕,卻挺有詩名,人稱才子。
他們這次來,也向書院捐了百兩銀子。
“諸位鄉(xiāng)賢能夠這般重視家鄉(xiāng)教育事業(yè),如此大方資助,顧某身為本縣父母官,非常感激。”
“我呢,請各位留下,也不是單純感謝,也不有一件大事告之諸位。”
皇帝對淄川這些鄉(xiāng)紳們的表現(xiàn)很滿意,雖然之前因他們仕清,把他們的功名大多革除了,但這些人畢竟本地世代豪強(qiáng)大戶,影響力很大,既然如今這般老實(shí)忠心,朱以海也就給他們另予賞賜安排。
“今年又是我紹天朝大比之年,吾皇繼位以來,舉行了一次常科一次恩科,今年呢要舉行紹天朝第二次常科,陛下特旨,還要加開一次恩科。
等明春會試考完后,所有獲得舉人功名的舉子,不論今科還是往科,只要是在大明朝科舉中取得的舉人功名,不管是萬歷還是天啟、崇禎,還是紹天朝的,無須再參與科試,可以直接進(jìn)京參加恩科會試。
鄉(xiāng)試副榜,也有資格參加恩科考試。”
顧咸受告訴高瑋等人,你們?nèi)缃耠m然被革除了功名了,但以前都有過舉人功名,現(xiàn)在呢,皇帝開恩,特許你們參加明年會試后的恩科。
也不需要再參加三級考試了,直接參加會試。
只要考中了,那就是進(jìn)士了。
就算考不中進(jìn)士,但只要成績較好,就能獲得特旨恢復(fù)舉人身份。
高瑋等都愣住,這個少年得意的才子,自被在河間俘虜,然后在奉天東京‘學(xué)習(xí)’了一段時間,被革除功名,再遣返回鄉(xiāng)后,徹底頹廢了,整天以酒澆愁。
現(xiàn)在突然聽說能夠重新獲得功名,眼睛都亮了。
許多地方士族名門,都是靠考科舉來維持地位,甚至提升地位的。
若沒了科舉這條路,他們還真不知道要怎么走。
“那舉人以下的呢?”十六歲的王士禎問,他僅有秀才功名。
“除謀反、叛亂等大罪不赦外,其余被革除功名的,就算這次恩科沒考上進(jìn)士或恢復(fù)舉人身份的,也都獲得恩許,可以繼續(xù)參加科舉,但是得從童生開始考起了,舉人以下的也是一樣,得從童生考起。”
皇帝這道恩旨,其實(shí)就是為這些士紳們量身定做的。
大量地方士紳被革除功名,本身也是為震懾他們,特別是打擊投降派。
革除功名,然后抄沒家產(chǎn),或者罰銀、勒令補(bǔ)繳欠繳,清理侵占、寄名、投獻(xiàn)等等問題,革除功名,就是庶人了,處理起來就會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