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獻了八套裝備,倒也在這營里得了幾分信任,他們的哨長是個手拿鏈枷的粗壯漢子,以前是個佃農,在打高苑時據說一鏈枷打死了個綠營兵,所以當上了哨長。
據他說,他們之前在大清河、長白山這一片到處游擊,最近跟淄川丁可澤聯絡起來,準備里應外合破了淄川縣城。
“聽說大明御營已經出兵,要來打濟南了,咱們這次就要奪了淄川,為王前驅。”
長的魁梧粗壯的謝遷是高苑縣謝家倉人,年輕時大清河發水災,跟著家人逃荒到了淄川,后來便在張店名門韓家做佃戶。韓家世宦,韓源崇禎元年中進士,官至兵科給事中,崇禎十一年罷歸,韃子一入關,他便跟淄川同鄉孫之獬入京朝拜,被清廷起復。
韓源起禮科給事中,后升吏科都給事中,在清廷官運還挺好。
不過謝遷恨韓家人,當年韓家趁他們受災逃荒,用一點糧食就把他妹妹買為奴婢,又說是收留他們,其實就是把他們一家當牛做馬驅使,經常責罰打罵,食不果腹。
后來謝遷回到了高苑老家,因為早年參與白蓮教秘密會社,所以趁亂舉事,他把矛頭對準跟韓家一樣降虜的地主豪強。
他帶著幾個兄弟潛入家鄉大地主張圣鵠家,把他殺死,把他的財產、糧食,分給當地貧苦百姓,舉旗起義,很快就招到了許多活不下去的窮人。
不到一個月,他就聚起千人,然后一個里應外合就攻克了高苑縣城,殺死知縣武振華,將該縣百姓照冊點名,分發錢糧。
此后又攻下劉家鎮,打下長山縣,名頭越來越響亮。
哨長說起謝遷,都滿是崇敬,覺得這是位真正豪杰好漢。
“你們怎么沒去投明軍?”隊長問。
哨長笑笑,“大當家說明軍規矩多,而且人家不是什么人都要的,咱們這些人拖家帶口的,過去了別人也不要。”
聊了會,哨長有事走了,八個綠營兵此時肚里有食,一人抱了桿剛領來的簡易木槍,倒是挺淡定。
“我覺得這謝遷野心不小,他肯定是想拉著這些人,鬧出更大聲勢,拉起更多人馬來,到時跟大帝也有本錢好討要官爵。”隊長分析。
“嗯,亂世里有兵有槍就是草頭王,沒錯。”大家贊同。
那邊。
謝遷等了沒多久,便迎來了十余騎人馬。
卻是淄川人丁可澤。
“兄弟,久等了吧。”
丁可澤也長的十分魁梧粗壯,他騎術不錯,縱馬奔來,馳到近前,一個漂亮的翻身落馬,穩穩當當。
“我們也是剛來不久。”謝遷給丁可澤來了個大大的擁抱。
謝遷與丁可澤是老朋友了,當年他們都在韓家做佃戶,過著饑餓又疲憊的生活,他們也常在深夜餓的睡不著時在月夜下去摸魚捉蝦,也曾躺在月光下抱怨過世道的不公。
謝遷在高苑起兵后,便去信來招老友一起干大事。
丁可澤卻并沒有去,他在淄川這邊搞起了zousi買賣,甚至還攬了幾個礦,所以日子還是過的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