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海早就要求,要建立一個大明自己的火炮體系,陸軍野戰炮、攻城炮,海軍艦炮等要予以分別,海軍以長炮為主,也就是之前封的克虜伯炮。
陸軍以大將軍炮(加農炮)為主,生產加農炮和短加農兩種,用以承擔攻堅和野戰任務。
他還提出,加大鐵炮研究,以取代銅炮,畢竟銅料稀缺,另外新的火炮體系,最好是要簡潔一些,不要搞太復雜,要切合戰爭需求,甚至戰艦、陸地上最好是能兼容相通。
“不要忽視炮車、炮架的研究。”
“訂單確定后,先付三成訂金,等分批交貨時,再付部份,最后留三成尾款,貨物都接收驗收過后,數量質量等都保證后再付完,但若是質量有問題,也還是要找他們的,必須得有質量保證,所有的銃炮,都要有制造銘文,保證可以追溯責任人。”
“軍械不可兒戲,不能有半點質量問題。”
“還有,軍械采購更得防止貪污受賄,你們兵部要自己監督好,朕也會讓諫院、都察院,甚至是錦衣衛、東廠等都嚴格監督的,若是有人敢往這里伸手,一個都逃不掉,你身為兵部尚書,可得管理好屬下。”
朱大典聽了這話有些不太好意思。
畢竟他朱大典有名的貪官,雖然有些是以前東林潑臟水,但他也確實不是清官,現在皇帝重點提醒這個,總感覺是在說他。
“請陛下放心,臣一定守好門戶,更以身為準,絕不會讓人貪污一塊采購軍械的銀元的!”
氣氛有點小尷尬。
朱以海放下報告,給朱大典倒了杯茶。
“聽說萬化在蜀地表現很好啊,貴州御營行營也將建立,朕打算讓他去提督貴州行營,你看如何?”
朱萬化是朱大典的兒子,之前在川貴行營做副提督,跟張國維、沈廷揚的兒子搭檔,表現確實是可以的。
老朱也很自豪。
他自己在湖廣終究是沒能善始善終,回朝還總感覺遺憾。
好在兒子表現良好,漢中一戰,更是讓他接到消息后痛飲三杯大呼過癮。
“犬子萬化在川,也都是得文經略和秦總統等指揮有方,他僅是一副職,沒什么功勞的。”
“大司馬謙虛了,萬化有功便當賞,他雖是你兒子,可大臣子弟立功,朕更要重賞。”
漢中一戰后,現在西面也總算穩住了局勢,韃子如今也僅是控制著關中而已,隴右、漢中、巴蜀基本上已被明軍控制。
褒城鎮還在圍困中,但就算吳三桂回援,朱以海也不覺得他能有什么作為了。
“年前,能不能拿下徐、潁?”朱以海問朱大典。
“濟南、徐州,韃子只能守一,韃子是守不住徐州的,他們上策是棄徐守齊,如果他們分守兩地,則兩地都將守不住。”
“看來你很有信心啊,但愿吧!”朱以海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