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海讓人取來地圖,觀看著漢中褒斜道。
褒城鎮是在勉縣轄下,這里正好處在褒谷口,控扼出口,而其中雞頭關,建在褒城鎮連城山東側的半山腰上,東臨褒河峽谷。
這里是蜀道必經之路,地勢狹窄,易守難攻,人稱北棧首險。
漢中甚至有句俗話,出了雞頭關,眼淚不得干,進了雞頭關,心境自然寬。
以這關隘為界,北邊那就是幾百里的險惡棧道,而南邊則是平坦的漢中盆地平原。
李國翰據守褒城鎮,鰲拜守著雞頭關,互為表里,遙相響應。
“繼續圍困,朝廷可派鑄炮工匠去漢中,直接在褒城鎮外,鑄造克虜伯大炮、神威無敵紅衣大將軍炮等,還可以邊圍邊在褒城鎮外建一座棱堡,可攻可守。”
南鄭之戰后,現在明軍在漢中那是占盡上風。
既解決了張獻忠這個隱患,又把清軍幾乎趕出了漢中。
這就意味著明軍有了一個安穩的川漢大本營,可以安心恢復生產,放心屯田耕種。
依著秦嶺山脈,把個褒谷一堵,再控制了陳倉、祁山、子午幾條入陜的通道,可以比較輕松的把清軍堵在秦嶺以北。
防守起來會很輕松。
雞頭關雖然很險要,易守難關,但明軍可以在這邊也建棱堡,甚至還可以直接在漢中收集或運輸銅、鐵過去鑄炮,不需要費力從江南運炮過去。
等有了足夠的大炮,你再險要的山隘城堡,也抗不住。
就算吳三桂在關中平定了叛亂,也還能夠搜刮出糧草,供應他出兵漢中,但被堵住出口,他也難有作為。
拿下漢中后,現在明軍在陜甘那也是多面包圍關中的。
孟喬芳、吳三桂現在的兵力,守關中也都有些吃力,他敢輕離嗎?
他要是主力南下漢中,到時賀弘器、王永鎮、米喇印等人就可以進攻寧夏、平涼、鳳翔等地,抄他老巢。
“褒城鎮和雞頭關圍起來慢慢打,”
“興安府的忠開、鄖陽府的忠義還有夷陵府的忠貞,可以趁此機會去打鄖陽。”
鄖陽的王光恩叛亂后,經興安會戰后,也是實力大損,鄖陽府只剩下一座府城還在手中,不過王光恩還控制著襄陽,實力還是有些的。
當然眼下正是個好機會。
“之前湖廣那邊奏報,計劃圍荊州,再戰武昌,朕以為,還是暫緩攻打大城,硬骨頭一塊一塊來啃,不能貪多求全,咱們這次在西線,就圍褒城鎮和鄖陽城,這兩城現在也是陷入我軍包圍之中,有條件,也必須打。
但荊、襄、武昌諸城,暫時別急。”
圍繞著張獻忠和漢中,明軍部署準備了一年多,最終瓜熟締落,在漢中前后殲滅六千余韃子,加上西軍殺死的幾千,加起來殲虜萬余。
可韃虜仍還有萬余,這些兵實力還有,漢中之戰贏的也是韃子輕敵,否則若扎扎實實的步騎來戰,也頂多是擊退清軍,甚至傷亡可能還比清軍高,想大敗他們,還傷亡遠少于他們是不可能的。
這還是占了清軍大戰西軍后來不及休整的巧,趁虛而入。
但這樣的機會不是次次都有,現在韃子退守城堡,硬打的話就攻守易勢了,一個不小心可能反而要敗,所以寧愿小心謹慎些。
荊州先不打,也是好從湖廣提供些錢糧武器給兩軍支援,集中力量打好圍城之戰。
“湖南、江西、淮西的我軍,可以小股掃蕩韃子堅城外圍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