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澳門的葡萄牙人,朱以海還是很有底氣的。
要不是考慮之前跟他們的合作,還有幾分感謝,他完全可以直接就踏平澳門。
別看葡萄牙人守著這地方這么多年,前后擊退了荷蘭人多次進攻,但荷蘭人千里迢迢而來,每次也不過幾條船,頂多千把人而已,雙方半斤八兩。
葡萄牙人占據地利,有炮臺城堡,這種小規模戰斗,自然更占優勢。
可如果面對大明就不同了。
就算是以前的大明,真要奪回澳門也沒有半點問題,歷史上屯門、雙嶼、澎湖這些地方被這些鬼佬占據,不最終還是被打的抱頭鼠竄。
葡萄牙人在澳門能站穩腳跟,跟他們的策略有關,而不是實力。他們是靠半騙半哄加賄賂,才以租借為民在這里貿易的。
一年五百兩地租,加兩萬來兩關銀,明朝還覺得挺不錯。
可對朱以海來說,這算個毛啊。
葡萄牙人在澳門的全盛時期,進進出出,四條航線,上千萬兩白銀一年,如果征稅,起碼也得幾十萬兩上百萬兩啊。
更別說他們還在澳門建炮臺城堡,搞自治派總督這些了。
葡萄牙人雖然曾經闊過,但已經徹底衰敗,尤其在遠東,丟失了馬六甲后,現在就剩下澳門一個據點,結果日本和呂宋都不跟他做生意了,他就指望著大明,而路過馬六甲,還得給荷蘭人交過路費。
他們現在真沒資本跟朱以海談條件。
朱以海能跟他們談,那都是之前合作的那點情誼了。
當然,如果葡萄牙人識趣配合,朱以海也愿意繼續維持合作的,再落魄,那也曾經是最早的海上帝國啊,破船還在三千釘呢。
老畢這人還是很不錯的,不過還是不見面了,免的給他難堪。
抬頭望向殿外。
年過了,可卻感受不到半點春天氣息。
有司上奏,說去年黃河大決堤,泛濫八百里,秋冬久旱,所以今年春極可能會有大蝗災。
大水大旱之后,往往會有大蝗災。
而河南山東現在這個樣子,一旦再起大蝗災,這真是要雪上加霜,甚至極可能造成蝗災擴大,蔓延到江淮地區去。
這可是個麻煩事啊。
朱以海也不由的很是憂心,現在只希望能夠早點拿下河南,看能不能想辦法予以預防蝗災爆發蔓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