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勛戚之家,甚至還會弄些白手套。
不過朱以海并不是很在乎這些,何必既當又立。
賺錢又什么不好意思的,只要不偷不搶,就可以。大明今天這樣子,還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現在就得一門心思搞錢。
只要搞到錢,才能維持軍隊擴張發展,才能打敗韃子,收復中原。
沒錢,那就重回老路,到時又是死路一條。
與其整天想著如何從溫飯都難的百姓嘴里搶糧加稅,倒不如自己也搞搞經營。
工商稅要收,鹽茶酒礦關稅要收,但直接經營手工業、搞貿易也是有很大利潤的,就說海貿,一年關稅才多少,而直接跑一趟日本或朝鮮,一條船的利潤,都抵的上幾座鈔關一年的稅。
“朝鮮使團八包參已經談妥了,上等參每斤五十兩,中等每斤二十五兩。”
“少府監擬,一品官可認購五十斤,二品官可認購二十五斤,三品官可認購十斤,其余各按品級有差認購,所購人參除自用、贈送外,如出售,須按約定價格,五等參三兩銀一兩,四等四兩銀一兩,三等參五兩銀一兩,二等參八兩銀一兩,一等參十兩銀一兩。”
一等參十兩銀一兩,一斤就是一百六十兩銀子了。
五等的一斤也要四十八兩。
而泡丁、渣末、蘆須這些邊腳料甚至都不便宜,空心參皮都要一兩銀子一兩了,渣末都要半兩銀。
“劉總憲拒絕認購機會,少府監勸說,也不愿意。”
“他是沒銀子嗎?可先領參,賣完了再補上銀子便可。”朱以海道。
“劉總憲是不愿買,還說了不少難聽的話,還說要給陛下上諫言折子。”劉朝很無奈。
皇帝給官員們福利,一品官能夠得五十斤的認購資格,這倒手就能賺起碼千兩銀子的機會,他居然拒絕了。
不但不領情,還抨擊皇帝不應該倒賣人參,更不該讓百官參與其中,總之難聽話一籮筐。
“哈哈哈,不愧是劉總憲,既然如此,那便不用再勸。”
朱以海倒沒生氣。
“這樣,等他的折子呈上,你就去劉府宣旨,就說他剛直諫言,朕要賞賜,便賞他一座新宅子,另賜他人參五斤,絲綢二十匹,龍紋銀元二百塊,嗯,再賜宣紙十刀,以示嘉獎。”
劉朝記下。
“澳門葡萄牙使者又來求見,還請了畢方濟來。”
“不見,你去見下畢方濟,朕先前與他們定的友好貿易通商條件還是做數的,但是他們也必須交出澳門,朕可以允許葡萄牙人在官府登記,取得居留證后繼續居住澳門經商甚至長住,但以后每年更換一次居住許可證,若有違反大明律令,將被剝奪居住住驅逐或遣返。”
“這是朕的底線,不允許他們這樣不黑不白的占著澳門,在那里搞國中之國,朕給他們三個月期限。”
“三個月內若還不能交出澳門,到時不僅朕的御營將會攻下澳門,而且先前與他們簽訂的通商貿易條約也將做廢,到時所有澳門葡萄牙人都將被驅逐出大明,也將不再允許葡萄牙人來華貿易,讓他們仔細考慮清楚!”
“他們想要的不過是貿易而已,可想在澳門建殖民據點,絕不允許。”
對于澳門的葡萄牙人,朱以海還是很有底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