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參價格定的高,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價格當然也高。
而人參到了朱以海手里,再一倒賣,獲得更厚,所以別說幾十兩銀子一斤,再貴點都不怕。
一兩萬斤人參,對于整個大明來說,其實也沒多少。
一個京官分個幾斤幾十斤的,倒倒手,也是幾十兩幾百兩的收益了,如果自用,也一樣等于少付幾十幾百兩銀子成本。
當然,大頭還是皇帝拿了。
朝貢的那八千斤,少府寺拿了一半,現在這一萬六千斤,再拿八千斤,實際總共到手一萬二千斤。
這批人參,起碼能賺三四十萬兩銀子。
怪不得歷史上韃子對關外采參控制的那么嚴格,還要發參票,憑票才能去采參,還有數量限制等等,實在是利潤太大啊。據說到晚清時,一斤人參都能賣一兩千兩銀子了。
他現在都在想,韃子手里現在肯定有不少人參,是不是應當派點商人到遼東去跟韃子zousi人參回來?
現在韃子肯定有不少人參儲量,但沒市場啊。
如果以zousi的方式,用銀子換參,韃子就算拿到銀子,這玩意不能吃不能喝的,他們也沒什么用,換的銀子越多,反而越加劇物價上漲,加大通脹,抬高糧價等。
當然,也有可能韃子拿了銀子讓八大皇商漢奸們去給他們zousi糧食,但現在山西陜西,甚至河南山東都成這個樣子了,八大晉商再有本事,從哪弄糧去?
今年韃子肯定要遭受更嚴重的饑荒,以前在關外時,曾經八兩銀子一石米,今年這情況,青黃不接之時,估計十八兩一石都有可能了。
朱以海覺得這主意不錯。
正好現在明軍重開東江,甚至深入鴨綠江中上游,鎮江堡都重建了,到時派人去zousi人參,完全沒問題。
當然,韃子也許不會愿意拿銀子換人參,但可以試試。
他們的人參總不能全留著自己吃吧,又不能當飯吃。
張國俊坐在那里,小心的暗暗打量皇帝,發現皇帝居然嘴邊上揚,微微發笑,不由的暗暗心驚,皇帝妹夫這又是在憋什么壞?
還是對他哪里不滿意,又要收拾他了?
這笑的他渾身發毛,感覺自己不應當被這人參給誘惑,貿然的踏入其中。
“臣告退!”
張國俊趕緊溜。
“嗯,此事你去找少府監具體詳談吧,你就辛苦多跑跑,事成,朕特賞你兩等參各五百斤認購額。”
“謝萬歲。”
一萬六千斤參,最后只到手一千斤,不過張國俊還是趕緊謝恩跑路,跟皇帝呆久了,他渾身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