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自然是不肯,都各帶人馬趕回北京,也不顧山西河北山東河南等的局勢了。
在這種亂局下。
北京又給漢中的吳三桂和豪格下令,命令豪格返回北京,讓吳三桂帶兵回陜西鎮壓王永強。
以李國翰留守漢中。
旨意還在路上。
甘肅又起叛亂。
甘肅回將米喇印、丁國棟等起兵反正,連克甘、涼、肅諸州,這次他們的起義,則是因為不久前陜甘行營的分兵導致的。
陜甘行營分兵,賀弘器諸將組成了西征行營,分兵西征河西之地。
清軍在隴右并沒有什么實力,多是些歸附降將,賀弘器等西進后,一路攻城破縣,清委甘肅巡撫張文衡、甘肅總兵劉良臣,涼州副總兵毛鑌、肅州副總兵潘云騰、甘涼道林維造、西寧道張翼等紛紛兵敗被殺。
在這股浪潮下,米喇印、丁國棟等被策反,率部起義,也對甘肅清軍展開猛攻,于是乎兩支人馬一支從西往東打,一支從東往西掃,東西夾擊,所向披糜。
西征軍破隴西、殺同知趙沖學,知縣趙仲,克臨洮、河州、洮州、岷州、圍蘭州,聲勢大振。
韃子在甘肅的統治幾乎全部瓦解,許多韃子官員不是被殺被擒,就是棄地而逃。
西征軍破蘭州,乘勝下青海。
兩軍會師于大通,兵圍西寧。
這次隴右起義,其實倒不是有多猛,而是之前賀弘器等已經起義過一次了,對甘肅清軍打擊削弱了許多,現在甘肅清軍也仍沒什么大將、精兵,多是些原明官、順將等,兩路義軍乘清軍都在漢中之機猛攻隴右。
那些人哪里抗的住,不是敗就是降要么就是逃。
而這次叛亂,漢、回、羌等諸民也是紛紛響應,甚至米喇印還擁立了一位大明宗室延長王以號召軍民。
米喇印等起兵反清,說到底也還是因為韃子還沒有真正建立在甘肅的統治,所用的都是些降官降將。
這次他們叛亂的導火線其實就是巡道林維造在甘肅要嚴治闖賊余黨而激變的,林維造是明朝甘肅巡撫林日瑞的侄子,林日瑞就是死在大順軍攻打甘州城一戰中,林維造降清后,出任甘肅分巡道,他來了以后要替叔父報仇,非要追查順賊余黨嚴究治罪。
米喇印、丁國棟等以前也是明甘肅邊將,曾在林日瑞手下效力的,但后來降了大順,也參與了攻甘州之戰。
米喇印還是甘州的世襲土官,在回人中很有威望,本來也十分勇悍。
本來米喇印跟許多甘肅官將一樣,李自成來了就降順,清軍來了又降清,管你誰當皇帝,我繼續當我的土官就好。
林維造非要追究這些順賊余黨,要報叔父之仇,米喇印等當然不愿意坐以待斃,恰此時清軍主要在漢中一帶,而明軍又有兵馬西征隴右,于是乎,明朝派來的秘使稍一挑動,他們立馬就愿意舉兵反正了。
激起兵變的源頭林維造也被俘虜擒斬,可謂自食其果!
短短時間,三地大亂。
死了個宣大總督,和一個延綏巡撫和一個甘肅巡撫,還死了三個總兵,其余道員、知府等無數,被攻占府州縣數十個。
給滿清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