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爾安許爾吉都是許定國的兒子,如今都以參將銜在肅親王豪格軍前效力,西征漢中。
而許定國的家眷孫兒們,仍在北京。
許安國的兒孫家眷也在北京,但他卻還是力勸兄長起兵。
“大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此時猶豫也沒有用了,劉澤清都已經只剩下一張人皮了晾在濟南城樓了。”
許定國也沒法解釋說自己原本根本沒想過反,所以自然不可能事先有什么其它的安排,現在家眷兒孫都在清廷手中,讓人為難。
但許安國卻認為,就算家眷在韃手,也要反。
不反,全家死,反了,還能活幾個。
“大哥,別猶豫了!”
許定國嘆氣。
年輕時的許定國力大無比,能舉起大銅鐘,被人稱為許千斤,可如今畢七十了,含飴弄孫的年紀,本想來撈一把,誰成想現在卻要破家亡族。
可兄弟說的也對,不反也沒行了,劉澤清的下場在那呢。
此時終于下定決心。
他緩緩開口,
“先前陳潛夫為開封推官,李自成破開封后,河南州縣望風而降,周王和地方官將紛紛逃跑,陳潛夫卻單獨前往西平寨,勸服招安了河南最大的土塞首領劉洪起,讓他率領人馬聯絡河南土寨,奉周王討賊,
李自成兵敗,南京授陳潛夫為河南巡按,陳潛夫親自我軍中,某率軍與劉洪起等收復開封至歸德沿黃河數百里地,南京因此加封其為河南道監軍御史、兼監軍,”
“睢州兵變,老夫斬殺賊高杰,親自送陳潛夫離開,他回到南京后牽連進童妃案下獄,南京城破時逃回紹興,后來奉紹天帝起兵,如今身為總理處大臣,加協辦大學士、大理寺卿兼御營總參軍,深得天子倚重。他多次密信與老夫,追憶往事,邀我舉義歸明。”
陳潛夫跟許定國確實共過事,監過他的軍,但陳潛夫一直認為許定國不可信更不能重用,還要徐圖他,后來睢州之變,也說明陳潛夫是沒看錯許定國這人的。
睢州之變后,許定國想留陳潛夫一起降清,但陳潛夫堅決拒絕了,他也沒殺陳潛夫,送他走了,之后兩人各奔前程。
如今陳潛夫卻已經成了紹天帝的重臣,他許定國是成了風箱里老鼠里外不是人了。
陳潛夫之前也確實經常秘密聯絡他,招他反正,但那時許定國在北京,被閑置著,雖心里對清有不滿,卻也只能發發牢騷而已,并沒機會,不過心有怨恨之下,倒確實跟陳潛夫暗里沒少秘信往來。
如今把這事翻出來,倒是可以當成他許定國早就已經反正的明證了。
打著陳潛夫的名頭,現在帶著手下反,倒也可以,還能以陳潛夫的名頭卻跟南面的張國維等明軍聯絡。
“原來大哥是直接跟皇帝御前重臣陳潛夫聯絡的啊,怪不得洪承疇劉澤清他們起事,沒提前通知大哥,那咱們也趕緊的吧。”
“再遲,韃子估計就要來了,”
許定國也只能一聲嘆氣,“叫弟兄們來,共商大事!”
當天,許定國在商丘起義反清,縱兵殺死城中清廷地方官吏,然后搶掠全城,接著分兵掠睢陽、毫州、拓城等地,他親率人馬殺往開封。
并使人渡淮聯絡明督師張國維,又給永平的義子許忠義加封為歸德總兵官,令他擴招兵馬,駐守歸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