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軍被堵在陽平關外,幾十萬人擠在保寧,現在已經岌岌可危,再找不到突破,大西就要徹底崩滅了。
“替我給張提督寫封信,邀他來橋頭一見。”
這是最后的試探,如果張大鵬敢單刀赴會,那么也就沒什么好再懷疑的,如果他不敢,那么所謂的只要打韃子就幫場子的話,肯定也是謊言無疑。
為了表明誠意。
當信送出后。
張定國便對營中做了些安排,然后僅帶了十騎來到橋頭等候張大鵬前來會面。
信使打著白旗騎馬過橋來到玉壘關城,送上信件。
“這張定國是登鼻上臉了!”
“太過份了。”
“不能去,這小子說不定憋著壞。”
“既然要會面,那就讓張定國來關里拜見提督。”
諸將都不信張定國,其實張大鵬說出要借道后,反對聲音就一直沒停止過,但在這件事情上,張大鵬態度卻一反往常出奇的強硬。
這還是他頭一次直接拿提督的官銜壓人。
“張定國有所擔憂甚至懷疑也是正常的,這種猜疑想一下子化解也不是這么容易的,他提出橋頭會面,也不過份,我去會上一會。”
“提督不可!”
“切莫相信西賊!”
“諸位且勿再說,萬一我誤信張定國,被他擒了或殺了,那么行營便交由文都監暫代提督之職,還請劉副提督和唐將軍、賀將軍等都要齊心協助。
還有,就算我真不幸被宰了,你們也別急著給我報仇什么的,最好是退到鐵爐寨和臨江關,讓張定國經過,只要不讓他往階州去便可。”
“諸位,陛下再三強調,我們的首要大敵是韃子,所以別急著先內斗,別便宜了韃子!”
交待完,張大鵬便帶了張顯等幾位敢死隊老兵過橋前往會面。
湍急奔流的白龍江上,兩崖上架起一道陰平橋梁。
張定國就帶著二十騎在橋頭等候,兩萬西營兵馬,在十余里外等候。
“你們說他會來嗎?”
“我覺得不會。”
“他肯定就是騙我們的,哪里會肯來。”
張定國瞧著這險山峭壁,湍急河流,還有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陰平橋和玉壘關,卻是莫名的自信,“我有預感,他會來!”
“官軍就沒有說話算話的。”
“這人不一樣,雖然沒見過,可僅聽到的關于他的那些只言片語,讓我覺得這人不一般,甚至見面后,應當能跟我很談的來的。”
張定國跟家將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雖然臉上很平靜,甚至有點云淡風輕的感覺,但實際上卻是在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