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爺,拜貼、禮物等都準備好沒?”
登州城破后,杜鳳和與他的幕僚班子都被抓起來了,全都餓了六七天,好在杜鳳和最后化險為夷,還成功得到賞識,仍為知府,雖然前面加了個署字,意為暫代,有待觀察,可起碼實職還是到手。
他見過陳潛夫,拿回官印后第一件事,就是趕緊請求把自己的師爺、隨從等都放了出來,先恢復了自己的團隊。
他的團隊里,基本上都是紹興人。
明末時,紹興的師爺很有名,因為紹興是科舉大府,讀書人數量極多,秀才舉人也多,甚至紹興人還把書吏當成一門生意來做,形成了有名的紹興胥吏幫,落第的紹興士人常常去衙門做書吏,甚至是給官員當師爺幕僚,采用飛過海的辦法來積累選官資格,以至于在明末時,天下衙官(州縣佐貳官,書吏最高也只能做到這)一半出自紹興。
天下師爺超過萬人,其中有半數多是來自紹興。
所謂無幕不成衙。
其實明代私聘成風,幕府興盛的關鍵原因還是明朝官吏制度的不健全,比如說總督、巡撫這些高級官員,原來一直都屬于京官,朝廷特派地方的臨時性官員,沒有一個自己的屬官吏員等團隊,他們獨自上任,自然只能自己招募幕僚,攜帶隨從等。
后來巡按常駐,加上各個道員的濫設,也使的吏員大缺,有官無吏,那只能私幕。
其次是府縣等地方官衙,屬官少,而且權力被主官侵奪嚴重,尤其是如縣衙,縣中大權幾乎都是縣令獨占,屬官甚至一些經制吏沒權,權都在主官手上,主官也管不過來,自然只能通過幕僚來管。
而明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地方官府里,胥吏往往是本地世襲相承,官員科舉出身,還是流水的官,偏偏胥吏幾乎都是本地,而且不受任期限制等,形成了很強大的胥吏勢力,若是官員們沒有一個可靠的私人團隊,那根本就是被架空。
還有一個原因,是明朝的官員們大多科舉出身,許多人讀了半輩子書,也只知讀四書五經做八股,根本沒有處理政務經驗,所以上任后需要有經驗的幕僚們幫助。另一方面,大量士人考科舉,也必然有許多人考不中,最后出路也只能是處館、入幕、從醫,做訟師這么幾個,其中以處館教書,入幕做師爺居多。
這兩個是比較體面,甚至還能積累經驗,將來還能再侯選做官的。
杜鳳和的這個團隊,也算是搭檔了快十年,成員比較穩固,配合也是非常默契的,他們是一個優秀的團隊,杜鳳和靠著這個團隊,這些年斂財二三十萬兩,當然他的幕友隨從們也沒少分。
谷繡
如他的刑名老夫子,一年薪水是五百兩,但其余各項年節壽禮也有一份給他,他們以東翁賓友相稱,杜鳳和拿到大頭,還會再給他們分潤,所以大家其實都很滿意這合作。
一榮俱榮的關系。
“一萬兩銀子都拿來送禮打點,不能小氣。”杜鳳和交待,這次能夠復起,他也是覺得非常幸運,但官場老油子也知道,就算這次運氣好,但該打點的也還是不能少。
如何送禮也是一門大學問,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漏了,哪個該送多少,都是門大學問,弄不好,就得罪人。
現在皇帝駐蹕登州,許多內閣大學士,六部等的文武大臣都在,這更考驗了。
一萬兩銀子得好好安排才行。
陳師爺也知道杜鳳和的那九萬兩被抄走了,雖然心疼卻也只能接受,畢竟起碼還留了條命,還得到個官。
“聽說萬歲崇尚節儉,不喜奢侈,更禁止官吏們亂收受禮物、賄賂,咱們是否考慮一下?”趙師爺提醒。
杜鳳和卻道,“話說如此,但這天下當官哪有不為財的?你送了禮,也許上官不會記得你,但你若不送,肯定會記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