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庶人和潞庶人如今在溫州玉環島皆已安置好,每人分了三十畝地,溫州知府還派人給他們建了房子”
所謂福庶人和潞庶人,便是指弘光朱由崧和潞監國朱常淓,二人被清軍送來江南,本來是想給朱以海添亂,最后朱以海將他們廢為庶人,送到溫州玉環監視居住,給了他們一塊地,讓他們自食其力。
他們雖被朱以海開除出了皇家,但仍屬于罪宗。
大明的這種罪宗庶人很多,比如說建庶人和吳庶人,朱棣奪位后,將建文帝的弟弟朱允熥、兒子朱文圭囚禁到鳳陽高墻,朱允熥原爵吳王,所以他本人和他的子孫后裔都被統稱為吳庶人。
建文帝的兒子朱文圭則被稱為建庶人。
這些人被關押了整整五十五年,直到天順年間,明英宗才下詔將兩家人釋放,聽于軍民之家,自擇婚配,但是他們的行動依然受到官府嚴密監控。
另外還有因圖謀不軌被廢的,如齊庶人和谷庶人,朱榑是朱元璋的第七子,被封為齊王;谷王朱橞是朱元璋的第十九子,當年就是他打開金川門,迎接朱棣進入南京的。兩人在永樂年間,因被告發圖謀不軌,被廢為庶人。
宣德三年,朱榑、朱橞暴死于南京。雖然朱橞絕后,但朱榑子孫后代眾多,到明朝后期,達到上千人之多。“齊庶人”(都沒名字)人數眾多,他們在南京為非作歹,欺男霸女,名聲很差,“齊宗人多兇狡”,連官府都不敢招惹。
還有一類庶人,則是因犯罪被廢,他們數量較多,明宗室仗著自己是皇帝后裔,經常做出不法之事,比如伊王朱典楧,公開霸占官府土地,強搶民女多達上千人,引起洛陽全城恐慌,嘉靖三番五次下旨斥責,可朱典楧都不理睬,最后被嘉靖削去爵位,廢為庶人,關押開封。
再比如朱聿鍵,原是唐王,后來就被崇禎廢除爵位,關押鳳陽高墻之內。
不過他運氣較好,崇禎死后,弘光稱帝,將他釋放,還封他南陽王,而朱以海更是授其為大宗令,加封鄧王,儼然成為皇族長老,畢竟論輩份朱聿鍵也確實是朱以海的從叔輩。
而他當初拒絕鄭鴻逵擁戴,主動尊奉朱以海為監國,也是讓朱以海很感激的,故此如今朱聿鍵一直是宗藩之長。
總的來說,朱以海對大明皇族宗藩還是不錯的,就算那些稱監國稱皇帝的只要能夠及時退位歸藩,奉詔尊奉,他也是表示既往不咎,諸如義陽王朱朝墠等,但如靖江王這種不知死活,敢公然拒絕尊奉朱以海,還要起兵內戰的家伙,他也不會客氣。
靖江王廢為庶人,他這一支全都廢為庶人,都被幽禁關押。
而弘光和潞王,都因為棄國、投降之罪,被朱以海廢去帝位、監國之位,然后貶為庶人。
這一年來,朱以海漸穩定南方,大明各地的宗藩幸存下來的也基本上都逃到南方,稟報朝廷,由朝廷負責安置。
如福庶人和潞庶人,不僅二人如今安置玉環島,福藩、潰藩兩藩的宗室也因此受牽連,都成為庶人。
此如諸如建庶人、吳庶人、齊庶人這些,雖然如今都不再囚禁高墻,但也還是受嚴格監管的。
大明宗室制度,出生后名字都是要由朝廷取的,一般是負責的宗人府和禮部取名,然后給皇帝批準。
而那些罪藩庶人,他們就失去皇帝給他們賜名的資格,所以一般都沒有名字,只能以小名稱呼,甚至連朱都不配姓,一般直接是用建某某谷某某齊某某等。
比如建庶人就全都叫建某某,還不能用太祖欽定的輩字。
之前朱以海修改了大明宗室的一些制度,比如俸祿比如封地等等。
現如今,不再是了,而是世降一等,宗室爵位增加了,但俸祿降低了,賜地等也減少了。
甚至解除了以前對宗室的許多禁令限制,比如允許他們從事四業,允許他們科舉、參軍、為官等等。
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等等,現如今的各種罪藩、庶人依然很多。
“擬一道旨,靖庶人朱亨嘉,解除高墻幽禁,遷往臺灣安置,允許其直系家眷等同行,年滿十六、不滿六十者,不論男女,每口授田十畝,令其自力更生。
齊庶人、谷庶人等,皆解除處置、監視,成年男女各授田十畝”
追尊建文廟號惠宗,謚號讓皇帝,恢復其帝位。
建庶人和吳庶人,也皆恢復宗室身份,建庶人朱文圭追謚為潤懷王,賜朱文圭嫡系子孫繼承潤王爵位。
建庶人歷代子孫連朱姓都不能姓,只能稱建某某,也不敢用朱元璋欽定的輩字,如今朱以海恢復建文帝位,還給建文家一個潤王爵位,許為世襲不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