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土國寶卻動手,也更方便,還不臟手。
土國寶是個聰明人,得了令后便立即動手,毫不猶豫。
他自己本身久鎮蘇州,當然清楚哪些人是忠于清廷,哪些心向明朝,那些原本跟他關系不錯,對他十分奉迎的自己人,此刻他卻反目成仇,揮刀而向。
蘇州城又起波瀾。
一天時間,土國寶就又抄滅了上百家,然后其它那些大族士紳,也都趕緊聽話配合,紛紛獻銀贖罪等。
土國寶扮了回白臉,也再次收獲了無數罵名怨恨,然后拿這些向盧象觀交差。
盧象觀看著遞上來的報告,上面還寫著處置了哪些通虜的漢奸走狗,又抄沒了多少金銀田宅糧食等,十分滿意。
這些漢奸等確實該處置,但由土國寶這個原清廷江寧巡撫來處置,確實不臟手還迅速。
于是盧象觀代表明軍,正式接受了土國寶的反正歸降。
土國寶也再三請求把兵權交給盧象觀代領,他跟他的主要將領,都以負傷為由交出了兵權。
雖然心中也有些不甘,可明軍如今重兵包圍蘇州,他土國寶又能如何,也只能盡量擺低些姿態,看能不能換來明軍的認可了。
這也算是以退為進了。
蘇州兵出城,忠肅鎮搞了個入城儀式,王相、沈文忠等一將大將入城,接見城中士紳名望,好言安撫,甚至還賞賜了些東西。
又在城中賑濟施粥,救濟百姓。
明軍宣告全城,維持秩序,有些地痞混混等還想渾手摸魚,被巡城士兵綁了游街示眾,然后砍了十幾個帶頭的,其余的也都當眾鞭罰懲戒,一下子就把秩序給穩定了。
糧倉開始向蘇州百姓供應糧食,蘇州迅速平穩。
蘇州兵原有萬人,一戰過后,還有八千多。
靖南侯王相把其中較精銳的一千余人,包括土國寶原來的標兵,一起留用,分散編入右廂諸軍中充實,其余的一眾人,原本好多就是新近臨時征召,甚至強拉的壯丁,此時也都給予遣散銀,直接就地遣散。
一些已經無家可歸的,則直接組織他們在蘇州附近實行屯田,耕牛種子農具甚至田地房屋這些,都由官府提供,生產組織由官府派人負責,每人每年授糧十二石。
也就是相當于官屯,這些人就是相當于長工,因為他們沒有家眷也沒有財產,所以暫時也無法自己佃租田地,因此采取這種雇傭的方式屯田。
另外約定若是收獲達到一定畝產,還有額外的糧食分成,以鼓勵這些人的積極性。
當然,這是雇傭關系,等這些人以后有其它去處,或是有一定的財產,有能力自己佃租田地,也是允許他自由離去或改為佃租關系的。
現在這種屯田,其實更是一種臨時的災民、流民的安置方式,讓他們能夠立足安身,不置于流離失所,饑荒困頓,生活無依。
官府呢也可以恢復農耕,增加糧食收獲等,兩全其美的事。
不僅如此,王相還根據殲蘇州韃子一戰的功績,給予這些蘇州兵功賞,有功即賞,沒首級功也有集體軍功,沒功勞也有苦勞,最后還有遣散費。
反正命令一下,銀子、糧食擺出來后,城外蘇州兵營地里的這些兵,也就都沸騰了,原本還有些緊張不安,不知道會是如何的處置。
可現在這樣的處置,大家非常滿意,甚至在有人帶頭下,紛紛下跪,齊齊向南京方向高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