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劉備伐吳兵敗,退屯于此,在此托孤諸葛后駕崩。
新任陜甘云貴川五省經略的文安之便駐節此地,白帝城地處瞿塘峽口長江北岸,在白帝山上,東望夔門,南與白鹽山隔江相望,西臨奉節縣城,北倚雞公山,處于長江三峽的西端入口。
白帝城城套城、城壓城、城連城,還有城中城、城外城,是一座防御性能極強的軍事堡壘要塞。
可以說是川東門戶。
在后世,因三峽水庫蓄水,白帝城成了長江中的一座孤島。
而此時,這座白帝城依然傲立長江邊上,旁邊的瞿塘峽,也有一座水寨,里面是新建的三峽水師。
做為曾經的國子監祭酒,文安之本只是一介文人宗師,如今卻因戰亂奔走在這亂世,撫治軍民,兼理糧餉,從鄖陽都監到偏沅巡撫,再到如今的五省經略。
充分的說明他的表現,得到了東南皇帝陛下的充分肯定。
為了全局考慮,朱以海現在重新劃分戰區。
以蘇浙為一個戰區,福建臺灣兩廣為一個戰區,江西安徽為一個戰區,湖廣河南為一個戰區,陜甘云貴川為一個戰區,共五大戰區。
各任命督師、經略坐鎮。
朱大典督師湖廣河南,文安之經略川陜云貴甘,黃道周督師江西安徽,何騰蛟督師福建臺灣兩廣。朱以海親自負責浙直。
張國維召還朝中入閣輔政,鄭芝龍入朝。
文安之在鄖陽、偏沅的表現都極不錯,雖是文人,但總能坐鎮前線,治理糧餉也很了得,他本身又是夷陵人,所以朱以海便授這位經略五省,坐鎮白帝城。
他入川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把巴蜀的各路明軍重新整編,理清秩序,加強對張獻忠的攻勢。
巡按張岱,提督左良玉都親來拜見。
連總督王應熊、巡撫馬乾等也都趕來。
王命旗牌請出,捧著尚方寶劍的文安之出來,身穿皇帝欽賜坐蟒,威嚴畢現。
皇帝旨意頒下,文武跪接。
提督秦良玉加總統陜甘五省兵馬銜,賜王命旗牌、尚方劍,兼御營川陜行營提督。
陜甘五省劃為一個戰區,以文安之為經略,下面五個總督、七個巡撫,(偏沅巡撫、鄖陽巡撫,同時接受陜甘五省經略和湖廣河南督師的調遣),七個巡按、外加七個提督,(秦良玉為五省總統兼四川提督兼御營陜甘行營提督)。
另外五省又設分巡兼兵備道二十六,其中陜西五道,甘肅八道,四川六道,云南四道,貴州三道,皆分巡兼兵備道。
因為此五省現在局勢還比較動蕩,所以暫時還沒有實行總督兼巡撫制,甚至每省都設了一個總督。
“圣人定制,總督標營五營,兩千五戰兵,九百輔兵。巡撫標營三營,一千五戰兵,五百四輔兵。
總統標營十營,提督標營五營,巡按標營兩營,分巡標營一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