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世祖或世宗還有一個意思,暗喻世系傳承轉(zhuǎn)移,支系入繼大統(tǒng)。
大明的皇帝由太祖?zhèn)鹘o嫡長子朱標這支,朱標早逝,傳給朱標嫡長,后來太祖嫡四子朱棣武力奪位,之后傳承二百余年至今。
而現(xiàn)在朱以海卻是太祖第十子朱檀之后。
世祖和世宗都有支系入繼大統(tǒng)之意,但大臣們卻議用世祖,明顯也是想拔高一些,如今的朱以海入繼大統(tǒng),已經(jīng)跟嘉靖那時不一樣了,現(xiàn)在的大明可以說是要再造中興的。
如果成功了,那將來朱以海就會跟東漢世祖光武帝劉秀一樣,等于再造了一個王朝。
追朱以海的父親魯肅王為世祖,當然也是合適的。
大臣們對這些十分看重,之前給朱以海父親的追謚,那么一長串的字,每一個字他們都要爭許久。
不過朱以海并不愿意花費太多時間在這些東西上。
見多數(shù)大臣都贊成世祖元皇帝,他便也就直接同意了。
假如他成功了,大明將浴火重生,祖也好宗也好,都無可爭議,如果他失敗了,那他父親追尊的帝號自然也會被取消。
在皇帝轉(zhuǎn)了一圈后,朱以海最后還是又離開了。
皇宮里冷冷清清,既缺少許多器物,也沒幾個宮人宦官,朱以海也沒帶家眷隨軍,所以干脆還是出宮。
他把自己的御營從鐘山孝陵搬到了正陽門外,這里地方寬敞,更方便駐軍扎營,訓(xùn)練演武等等。
“報!”
“韃子江南經(jīng)略嚴我公在聚寶門上掛出了許多顆首級”
“稟報陛下,已經(jīng)查明,那些首級都曾是朝廷勛貴,有魏國公徐允爵、靈璧侯湯國祚、忻城伯趙之龍等二公七侯九伯”
聽到這個消息,朱以海沉默了一會。
“這些人迷途知返,可惜為韃子所害,把這些都一起記到韃子頭上,將來一起清算!”
說完,揮了揮手,結(jié)束了議事,也不再討論這事,更沒有給這些曾經(jīng)打開南京迎降韃子如今又試圖反正的投降者們什么平反、追贈之類的。
死了,也就一筆勾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