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吧?!?/p>
“你們辜負了大明,辜負了天下百姓,但是孤還是打算赦免你們。”
“閣部擬旨,削去朱由崧、朱常淓宗族屬籍,貶為庶民,送去溫州玉環島安置,給他們每人三十畝田地,二十兩安家銀,到那邊自食其力吧,這輩子就安生呆在島上,終生不得離島。”
這既是寬赦也是懲罰。
相比起在桂林自稱監國,還起兵挑起內戰而失敗的靖江王來說,這兩個待遇還算好了,靖江王的下場可是終身幽禁的。
福王藩、潞王藩這兩個親王封藩,也被朱以海正式廢除。
貶為庶民,并實際是監視居住后,這兩人沒有半點宗室福利可得了,沒有俸祿沒有賞賜,以后得自食其力,自生自滅。
這種結果,對他們來說絕對是很難承受的。
比如潞王朱常淓這人,最愛附庸風雅,而且也確實會玩,比如他喜歡收集古琴,家中有古琴三千張。
但現在他們只能重新開始、改過自新,做一個普通庶民,甚至是個受限的庶民。
但在旁邊大臣們看來,紹天帝朱以海確實是非常仁慈了,至今沒有殺過一個宗室,雖然之前下詔調整了宗藩待遇,削減了俸祿福利,甚至改了爵位傳承制度,但在這種時候,對那些自稱皇帝、監國的宗室,并沒有同室操戈過。
如弘光這樣當過一年多皇帝的人,一般人早就弄死了。
就好比紅巾軍的小明王,朱元璋說派人接他來當皇帝,結果還不是被廖永忠溺死在瓜洲。
有人覺得這是個隱患,但發徐石麒等多數人卻深感佩服,覺得朱以海這樣做也確實很好,畢竟弘光他們在清軍手里都沒發揮出作用,沒造成危害,送去玉環島更不可能再成威脅。
留下來,反倒能彰顯新皇的仁善。
朱常淓率先恢復過來,對著朱以海跪拜謝恩,“草民謝吾皇大恩,萬歲。”面對著這個比自己年輕許多的遠房堂弟,朱常淓現在已經認命了。雖然在大清那里他還保留著王爵,甚至還有些俸祿,但他很清楚,在北邊這些并不長久。
如果朱以海真的肯放他們一馬,哪怕貶為庶民,也還算好的。
朱由崧則呆滯了許久,倒不是他還幻想著回來當皇帝,而是經歷了太多后,已經不敢再輕易的相信朱以海了。
他擔心自己很難真的到達玉環島,這一路上也許會有太多意外發生。
“請陛下賜我一杯毒酒或三尺白綾,我不愿去玉環,我自知辜負了大明,辜負了烈祖烈祖,但請給我保留朱氏子孫的身份,不要把我開除出皇家?!?/p>
“我不想以后做個孤魂野鬼,讓我死吧,就在孝陵山腳下給我一塊地,把我埋葬于此,讓我在此向太祖請罪。”
朱以海揮了揮手,沒理他。
“孤會派錦衣衛送你們安全抵達玉環島的,到時給你們挑塊好田,再幫你們搭個房子,就安心在那里耕種,自給自足吧?!?/p>
侍衛進來,將兩人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