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浙東出省作戰,每天還加二分銀行糧補貼。”
趙福心動起來。
“我倒是很愿意的,我以前在家也是學過拳腳的,甚至還練過弓箭,也進過學識的些字,就是識的不多。倒是我這同村,論起輩分來是我族弟,但以前讀書不錯的,是個童生,差點就中了秀才的,能書會寫,以前還自己做些小買賣,有經營頭腦。”
糧臺官員聽了,“哦,想不到倒還有這本事,那當個輔兵有些委屈了,不如來我們糧臺?我們糧臺最需要的就是這頭腦精明,能寫會算的,畢竟我們管著全軍的糧草餉錢裝備等,糧臺待遇可比輔兵好多了,甚至若是干的好,還能升授吏員,那可是半個官了。
假如以后干的好升為官,就更不得了。
你看我,以前也只是個窮秀才,如今在糧臺也是從九品,一個月九兩銀子,另外年節賞賜等還有些些銀子,總之比以前一個縣太爺明面上還高不少呢。
你能寫會算,進了糧臺,起碼也相當于一個一等兵了,一個月至少四兩半銀子。”
趙貴聽了也是很心動。
趙福卻是纏著這位糧臺主事東拉西扯,又問御營娶妻之事,說自己有三個女兒,愿意嫁給監國的御營親軍將士做妻。
“這是好事啊,咱們御營將士你也看到了,都是年輕健壯的小伙,餉銀豐厚,一個月幾兩銀子,相當于長工干一年的收入,這平時打仗等還有賞賜,嫁給他們那以后就享福了。”
“還不用你們出陪嫁,這彩禮收了都不用貼出去。”
趙福欣喜道,“可不是,如今這山東亂成這樣,我們有家也是不能回了,以后想去南方生活,還想多找幾個依靠呢。”
領賞的時候,糧臺的張主事告訴他們,因為現在是在前線,軍中也不可能帶太多銀子,所以賞銀呢,每人先給一兩,也就是一塊龍銀,剩下的記在賬上,等回去了一并給,也可以領銀龍兌換券,憑票即兌。
二斗糧食現在就給。
趙福希望加入糧臺,他沒趙貴那樣的童生身份,也沒那么能寫會算,但起碼也是識字的,糧臺也還是需要這樣的人的,待遇上比輔兵稍好點,相當于三等兵,一天一錢三銀子,加一分行糧補貼。
張主事現場考量了下趙貴的計算本事,發現確實很不錯,于是就當場做主錄用他了,至于職位等,得由糧臺的上司來安排,他這樣的就算最差也相當于上等兵收入了。
一人領到手一塊龍銀,又背了二斗米,高興的回去了,張主事還給了兩人一人一塊臨時腰牌,憑此可以把家小接到鎮上來住,這樣更安全,晚上也不用吹冷風了。
兩人出城,趕緊把家小叫來,然后就又進了鎮上,找了個地方安置好,立即生火做飯。
“多放點水,煮稠點的粥,不要煮干飯。”趙貴交待妻子。
剛剛餓久了,雖然吃了幾頓稀粥,但現在還是不能馬上就吃太干的飯,腸胃受不了。
“這點糧藏好。”
雖然進了城,但現在在災區,趙貴還是不敢大意,這糧食不可外露,否則跟孩子拿著金磚在市場上逛一樣危險。
交待好后,趙貴趙福又去找張主事去了,他們打算趕緊開始干活,一來也是報效朝廷,二來說不定還能在那邊先混上飯,這樣也能給家里省下些。
張主事對二人這么快回來,倒也歡迎,很快安排了活。
忙碌半天,開飯時叫上兩人,米飯配馬肉,雖然肉不多,但對二人來說,這簡直是難得的美味。
趙貴只吃了一點馬肉,飯也只吃了一點,剩下的拿干荷葉包起來留著帶給妻兒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