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議定,各自回家。
第二天一早。
各家子弟百余便走上江陰街頭,秀才許用聚眾高呼,“頭可斷,發不可剃也!”
應者云集,無數江陰百姓匯聚,都高呼頭可斷,發不可剃。
方亨在縣衙中聞的外面喧嘩,詢問,得知是因剃發令一事喧嘩,便不滿的道,“真是不知死活。”
他叫來縣中書吏,讓他抄錄剃發令,張貼城中各處。
書吏提筆抄寫,抄到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時候,再抄不下去了,氣的把筆摔在地上,怒撕布告,“死則死爾!”
說罷,踹翻書桌,甩袖出衙,不干了。
方亨聽到,氣的喝令家丁把書吏拿下,“給本老爺杖責四十!”
典史陳明遇等趕緊上前攔住,好言勸說,讓方亨手下留下。
“爾這些奴才,個個都該砍頭!”
陳明遇等聽到這話,個個面色鐵青的甩袖辭職而去,一時衙門冷清。
那邊書吏出了衙門也加入了jihui,并告之方亨準備按剃發令三日限期后,抓些典型開刀。
聞聽此語,一眾秀才們大怒。
而這時何茂等也派子弟聯絡北門子弟,北門少年素好拳腳,是那種任俠少年,被何茂等說動,于是紛紛往棉襖里夾上書冊,穿在身上充當鎧甲,持刀提槍,敲鑼打鼓的匯聚起來。
季世美、季從孝,王試、何常、何泰五人為首,一路沿街而行,不斷鳴銃。
隨著銃響四起,匯聚的人越來越多,同時,從各鄉也開始陸續有人趕來,等他們到了縣衙前時,已經聚眾萬余人。
方亨在衙中堂上,嚇的瑟瑟發抖,還想讓家丁出去喝散眾人,可那二十個家丁,雖然好吃好喝供著,來了后也狐假虎威,但現在讓他們出去面對激昂萬眾,卻是一點膽也沒有的,一個個腦袋搖的跟拔浪鼓一樣,任方亨如何催,他們就是不肯出動。
偽知府的一個仆人恰來江陰送信給方亨,覺得知府的名頭能唬眾,于是自告奮勇出去,站在門口大罵眾人,還喊著要報告家主宗知府派兵來殺了這些造反之人。
季世美站在眾人前,不屑的看著這個奴隸,“狗奴好大的口氣,今日便先殺這只亂吠的狗!”
說罷,健步上前,一把擒住其拖過來,將他打倒在地。
眾少年一起圍上來,大腳亂踹,不消片刻,這偽知府的奴才便被打死在地,眾人發喊,準備趁機打進衙門里去。
莫主簿守在門口嚇的直接脫了官袍逃路,方亨家丁們趕緊堵上門,方亨站在門后,顫抖著喊道,“大家且息怒,本縣這就給知府和江寧去信,請求免除江陰剃發,大家息怒,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