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將海寧游擊朱大綱,”
“參見軍門大人!”
二人身后的幾百明軍齊齊摘下帽子,皆是烏青的新剃后頭皮。
身著青衣的嚴我公上前介紹,“軍門,這二位乃是識時務之俊杰,聽聞總鎮威名,便主動棄暗投明了。”
李遇春摸了摸腦門,看著那幾百兵馬,十分興奮。
“好,好,識時務者為俊杰,鄭參將朱游擊皆英雄也。”
他們身后的城墻上,冒襄等世勇營的義士們看著這一幕,有些心頭復雜。
“走吧,我們也該離開了。”
雖然鄭繼武和朱大綱是奉旨投降,可冒襄他們知道,那底下幾百兵,其中卻絕大多數都不知道這是假降,他們是真的跟著向清軍投降了。
鄭繼武他們的海寧義軍,跟冒襄他們新建的世勇營的沖突其實也不全是假的。鄭繼武等本是海鹽本地的海寧衛軍官,之前清軍南下,已經率部跟著投降了。
后來呢又舉旗反正。
然后呢孤軍堅守海鹽城,自己招兵買馬,但卻也無糧餉來源,只能是勸捐募餉,而海寧城之前也有一些鄉紳是投虜降清的,鄭繼武他們的募捐也沒什么效果,手下招的兵也比較成份復雜。
小小一座海鹽城,也是牛鬼蛇神的成天勾心斗角。鄭繼武等后來便帶兵抄了幾家大戶,矛盾升級。
本來鄭繼武他們也只是想來個殺雞儆猴,順便也抄家籌一波餉,誰知道他手下兵馬本就雜,這個頭一開,就控制不住了。
亂兵搶掠,沒有軍令也開始搶劫,鄭繼武派家丁抓了些帶頭的,拿出軍中慣用的懲罰方式,拿箭插了耳朵然后游街示眾,本想威懾士兵,控制局勢。
可誰成想城中鄉紳們見狀,反而要求把那幾個帶頭的亂兵處死,方肯罷休。
這下亂兵們不干了,暗里串通謀劃,直接就嘩變了,他們反而把鄭繼武他們給裹挾了,要求一起把那些士紳大戶給抄了,要是不聽大家勸說那就直接把他砍了,鄭朱二人雖本地豪強還是軍官,可手下真正聽命的也就那點家丁,眼看對方勢大,也只能無奈妥協,任由這些亂兵開始攻打大戶豪強。
冒襄他們的世勇營也是這個時候開進海鹽城,開始跟亂兵們巷戰的,打了半天,才勉強停手。
朱以海聞訊后,立馬就擬了一個計劃,通知了嚴我公,又找到冒襄、鄭繼武等,暗里一通策劃后,已經有些走投無路的鄭繼武朱大綱二人,也只好同意朱以海的計劃,率嘩變部隊投降李遇春,去敵營潛伏。
冒襄等也同意退出海鹽縣城。
于是乎,有了眼前這一幕。
鄭繼武朱大綱率嘩變部下開城向李遇春投降,引清軍入城,而冒襄等世勇營義兵,則帶著許多士紳大戶人家撤出海鹽。
“鄭兄肯棄暗反正來投我,本鎮保你仍鎮守海寧,這參將之銜不變。朱兄的游擊銜也不變。”
李遇春左手挽著鄭繼武,右手挽著朱大綱,對他們許諾,“走,入城,以后咱們同在嘉興這塊地盤,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二人心情復雜的跟著入城。
監國密使給他們的密旨,他們已經燒掉了,如今頭發也剃了,再無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