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也沒有個正式的錢財來源,但該表示的不能省。
十兩銀子不少,但對比一條命,朱以海覺得太少了,只是他也拿不出更多。
“待將來,收復兩京,光復天下,所有為大明中興而戰斗犧牲之將士,孤都不會忘記的。”
朱以海的話讓寨中眾人聽后,都不由振奮,特別是一些傷殘之人,聽后感動不已。沈宸荃忍不住湊到朱以海旁邊勸說,“殿下,如今我們無糧無稅,沒有固定收入,更沒有充沛儲備,現在殿下開出這么厚的撫恤銀,今后怎么辦?此例一開,我們可就背上沉重包袱了。”
“沈公,孤不是崇禎,做不到讓將士們餓著肚子去打仗,他們為了大明連性命都舍出去了,朝廷卻還要斤斤計算,想著如何節省他們的一條命錢?我知道現在我們沒錢,但錢能想辦法去賺,可人心涼了,卻很難再捂熱了!”
“況且,朝廷本來也有優給制度,戰沒者,有妻全給月糧,三年后守節無依者,月給米六斗終身,武官殘疾者,月給米三石優養,十年有子準襲,無子為民。”
“如今我還不敢保證給大家全俸養老,但咬咬牙湊一筆銀子,給他們做喪葬和贍老撫幼養妻總還是能做到的。”
“若是孤連這點都還要算計大家,那孤還有何資格跟大家談犧牲?”
沈宸荃沒法反駁,點頭退下。
剛醒過來的黃宗羲聽到這番話,激動的差點又暈過去。
“孤特賜世忠營編制,定額千人,孤每月拔給糧餉,一如御營諸軍。”
朱以海一句話,直接把這支鄉團性質的義勇,給了國家正規軍編制,和御營一個待遇,有編制有糧餉。
“賜黃宗羲進士出身,授監察御史、巡按浙江。馮京第賜進士出身、授監察御史、監軍世忠營,賜陸宇鼎進士出身,授浙江按察僉事,紹興兵備道·····”
“授旗手營哨總張世勛為世忠營游擊將軍,黃宗會賜進士出身,授世忠營糧臺協理。”
世忠營六百人這仗過后,基本上打沒了,朱以海給了編制,還包糧餉,可以重新招募人馬,對世忠營的幾位創建者,朱以海都予以重用,寧波六狂生之一的陸宇鼎所授職位最高,浙江按察司僉事兼紹興兵備道,這是正五品了,以表彰他在寧波和世忠營的優異忠勇表現。
但論重用,其實還是黃宗羲更得重用,他的監察御史僅是七品,但他巡按浙江,卻是品卑權重,大明除兩京外,十三省各設一位巡按,一般一年為期,出巡地方,相當于中央都督組長,權力大的驚人,民政軍事財稅司法甚至學政等,各方面都管。
反正就是見官大一級的存在,跟中央的六科給事中有的一比。
民間所說的八府巡按就是這些人了。
巡按浙江,一省之內他都能督察。
馮京第也是監察御史,但卻是以御史銜監軍,只監世忠營,權力天差地別。
所以品級不是關鍵,關鍵還是得看手里真正的實權是什么。
朱以海對黃宗羲直接給予如此大權,也還是既早知曉這是個大忠臣,而今日他的這些表現,也證明史書記載無錯,自然得破格重用。
至于說從旗手營調了個千總張世勛過去做營官,也是因為世忠營要成為正規軍,就得有真正正規軍的軍官率領,張世勛是勇衛營老兵,王相的老兄弟,臨海出來的老人,讓他接管世忠營,朱以海也放心。
“張將軍,你從旗手營把你那一哨直接帶到世忠營,以此為骨干,再在紹興本地招募義勇新兵,滿編世忠營一千人馬,你有能力把世忠營拉起來嗎?”
張世勛這段時間也是表現很好,平時朱以海也都看在眼里,早就寫在要提拔的小本本上的。
“謝殿下恩賞提拔,末將誓死練好世忠營,絕不讓黃先生馮先生他們創建的世忠營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