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老朱這個自封的監國,現在也需要有朝廷的大臣背書。
王之仁手握兵馬,位高權重,資歷也不低,正是他需要的。
朱以海當著眾人面沒有直接接受勸進,只是說了一番諸如要先帶大家擊退韃虜,起碼也要打回南京,然后在孝陵前拜祭太祖,到時才敢進位稱帝云云。
但老朱一進威遠堡的大廳里,便馬上當眾宣布加封王之仁為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拜太子少保。
大明軍隊理論上都是歸五軍都督府統管的,五軍都督府各設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合僉事等統領,只是到了明中后期后,五軍都督府的權力基本是被兵部侵奪,五軍府的職位,大多屬于一種階或銜。
想戚繼光和李成梁,就都是官至左都督。
戚繼光當年也是加封太子少保,后來還加封少保。
三孤三少的宮保職銜,在明前期很重要,但中后期也淪為了贈官加銜,沒有實權,但非常榮耀。
魯監國小朝廷新立,朱以海也只是任命了一位大學士,另外任命了一個翰林學士一個侍詩學士幫辦。
武臣這塊,也是只任命了兩個總兵,加三個游擊,一個錦衣衛指揮使。
現在對王之仁,授左都督、太子少保,確實屬于魯監國朝的第一武將之位了。
“賜封武寧伯,升總督京營戎政。”
“王鳴謙賜世襲錦衣衛千戶,晉定海協營參將。”
“賜武寧伯尚方寶劍,軍中總兵以下,可先斬后奏!”
“王將軍,孤欲將京營盡委于公,由公重建京營三大營,恢復三千營、五軍營、神機營舊制,你總督京營戎政,侍讀學士、戎政尚書柯夏卿則稱協理京營戎政,你們文武協力,一起恢復京營,如何?”
王之仁對于監國這一連串的豪橫加封也弄的有些十分意外。
還沒反應過來呢,監國又要升他為京營總督了。
“孤也知道,現在京營只有一個新建的神機營,才三百佛朗機兵,在海門招了五百新兵,也還沒入營,要重建京營三大營不是易事,但正因艱難,所以更需要方公這樣的忠貞大將啊。”
朱以海順勢提出,王之仁可以從定海自己原來的鎮標營挑選骨干帶去京營,做為五軍營和三千營的骨干,另外再從定海幾營中挑些老兵去神機營、錦衣衛、勇衛營等做教頭、軍官。
“那定海這里?”王之仁沒有馬上答應,浙江總兵是他現在的根本,這里的幾千人馬更是他的本錢。
“孤覺得小王將軍年輕勇敢,極為方公的大將之風。所以孤打算讓小王將軍升任定海協營參將,再由張名振將軍暫任浙江鎮倭總兵官,或者,王公直接把小王將軍帶到京營,可以直接在五軍營或三千營做過副總兵。”
朱以海的意圖也很明顯,他一個光桿監國,總得確保自己的權力穩固,一切都指望手下將領忠心是不行的,得制衡更要平衡。
他現在手上有勇衛一二營、神機營、海門營、臨海營、石浦營,加一起也才沒幾個人,海門新招募了幾千人,但還都是群壯丁百姓。
王之仁這里有四五千人馬,尤其是這些人馬中不少還是當初他從蘇松帶著南下的,屬于心腹舊部,老朱必須得加以防范。
加封王之仁官爵,將他升為京營總督,讓他把浙江鎮標營帶走重建三千和五軍營,這樣一來,王之仁的浙江總兵位置就空出來了,他原本手下四五千人直屬,也就一分為二,協營和同城營留下,他帶鎮標營離開。
再提升王鳴謙做協營參將,然后讓張名振這個明顯更忠君愛國的大將來做浙江總兵,既是盡用其才,也是分化削弱王之仁手里兵權。
雖然京營總督要比浙江總兵地位更高權力更大,但現在京營只是個空名頭,王之仁這浙江總兵管的幾營兵馬才是實打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