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再想想,別沖動。”
“不用再勸了,我老吳家的家訓你也知道,唯忠孝二字也?!?/p>
“我父母早亡,想盡孝道也沒機會,如今,就讓我為大明盡下忠吧?!?/p>
“再說,我爹當年就是去遼東打仗,死在韃子箭下的,這也算是家仇了,家仇國恨一起,先父地下有靈,也應當會支持我的?!?/p>
吳凱擺手,不讓趙千總再說話。
“朱兄,請回吧,不送?!?/p>
老朱卻站著沒動,反而拍起了手掌,“吳將軍真心無愧你們無家忠孝二字的祖訓,國難思良將,板蕩見忠臣。老實說,此行來前,我沒抱太大希望,就算將軍真要降清,那也不過是絕大多數人的正常選擇,趨利避害嘛?!?/p>
“可將軍居然能夠有逆流而上的勇氣,太讓人意外和驚喜了。”
一番話讓吳凱摸不著頭腦了。
老朱這時基本上確定吳凱不是在跟他演戲,絕對不知曉他的身份。
一個人要演戲,肯定會有一些細微的小破綻的,但剛才他觀察半天,能確定不是演戲,吳凱和他手下兩人的表現,都太過真實。
兩個大老粗,絕沒有這樣的演技的。
“吳參將,還不快拜見魯監國殿下!”王闖子走上前來,大聲喝道。
吳凱一臉懵逼。
老朱笑道,“吳將軍勿驚,孤便是朱以海,并非什么北使,真正的北使和李長春在路上碰到孤,被勇衛營拿下了,孤借了他們身份先來瞧瞧吳將軍,不料,真是意外之喜啊?!?/p>
吳凱更懵,不敢置信。
接下來的事情倒也簡單,老朱空口白話吳凱肯定不信的,畢竟他確實沒見過魯王,之前魯王來臺,他本是去拜見的,只是當時許都之亂不久,浙東地方也不太平,不少地方都有騷亂,恰遇黃巖出現亂民,他帶兵去彈壓去了。
老朱有魯王金印等,當然更好的證明是人證。
原臺州兵備道那是吳凱的老上司,他的一協人馬的兵馬錢糧都要歸虞大復管,甚至招兵訓練、出兵進剿等,也是要聽虞大復管的。
大明向來文貴武賤,吳凱平時可是沒少跑虞大復處,各種孝進討好,兩人熟悉無比。
當虞大復來到海門軍營時,吳凱差點跪了。
不是跪虞大復,而是跪那個年輕人,剛才一直被他懷疑的魯王。
虞大復親口證實這位年輕的都司朱武,其實就是魯王殿下,另外虞大復身邊還有好幾位原兵備道衙門的人,也是吳凱相熟的,平時沒少孝進打點過。
最后戴光大的首級和韃使尼哈等的冰棺被擺在面前,再加上灰頭土腦的黃巖縣令李長春,以及原臺州同知朱輅等,無一不說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