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當年是做過寧紹臺參將的。
魯王要重建勇衛營,拿出戚繼光的戚家軍編制來,倒也合理,畢竟戚家軍的骨干,不就是來自浙東嘛。
“劉朝。”
“殿下。”
“再拿五百兩銀子來,不,拿一千兩銀子來,孤要好好賞賜一下這些忠心赤膽的勇士們。”
魯王雖寓居臺州,但因為娶了寧波張氏這樣的本地豪強之女,所以手頭還是比較富裕的,一千兩銀子很快就從府中取來。
全是五十兩一錠的大元寶,上等金花銀,成色好,外形也佳。
足足二十個大銀元寶,就擺在王府的臺階上。
一堆銀元寶,
旁邊,一堆韃子人頭。
還有個不值錢的臺州知府戴光大的漢奸頭被扔在一邊沒人管。
王相推辭了幾下,老朱不許,也就很痛快的謝恩領賞。
老朱親自給隊員們發賞。
一千兩銀子,二十個勇衛營的老兵做代表上來領賞,加上先前的五百兩,總共是一千五百兩銀子,今天參加戰斗的有小百來號人,獲斬首之功的肯定重賞,從旁協助的也能拿個次賞,就是其它在遠處放槍放箭的也一樣能分個賞銀,人人有份。
最次也能分得個二三兩了,哪怕到了此時明末,二三兩銀子也還是挺值錢的,哪怕是陜甘地區大旱災年時,一石大米也不過四兩銀子,平時一般就是一兩銀子一石,在江南富庶地區,甚至往往只要五錢銀一石大米。
此時越是王朝末年,白銀的購買力越堅挺,銅錢一千,只值白銀四錢幾分。
老朱面帶微笑看著這些剛才勇悍無比的老兵們還一身血的謝恩領錢,以前讀明史,總覺得明末的武夫跋扈,軍兵如匪,但現在卻覺得這些人非常可愛。
起碼現在,這些人就是他最基本的保障了。
這一群剛為他拼了命的老兵,比什么魯王爵位都還可靠保險。
誠如有大家說的一樣,真正的權力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的。
雖然給錢也有隱患,但要想馬兒跑,肯定得先讓馬兒吃飽,尤其是在這種特殊時期。
穿越以來,老朱一刻不停,干了幾件大事,一是拒絕繼續南逃,決定留下來抗清。其二就是面對囂張的清使,毫不客氣的下令砍翻,再就是對王相為首的這些悍卒籠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