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每一句,都滿含他對宣姝的愛護。
——雖說這種詞用在一個小輩對長輩的態度上,有些不妥。那就當他那幾年的書,讀的不太好吧。
作為崔瑾,他被為難,真的是覺得頭疼。但是作為宣姝的愛人,他又為宣姝能有這樣愛護她的家人而欣慰。
崔瑾到了嘴邊的話,又往下咽了咽,這種事情上,不管他表多大的決心,都是空談,一切還得看他怎么做。
宣姝的家人有此擔心,實屬正常。甚至,最開始他不也因為這些憂慮而有心疏離宣姝?
聽崔瑾所說宣姝還就此鼓勵過他,對兩人的未來十分看好且有所計劃的黎淮星,頓時很想用臉罵人,畢竟他已經無語了。
哪怕崔瑾一直以“平鋪直敘”的語調在說,但是,眼睛里的愛意與得意已經要溢出來了!
作為侄子,黎淮星都跟宣姝相處十幾年了,能不知道宣姝有多好嗎?
正是因為知道宣姝的好,所以黎淮星不愿惹她傷心,一時還真不好做棒打鴛鴦的大棒——他作為家人,當然也會怕宣姝所托非人怎么辦,卻也相信宣姝作為一個成年人,有自己的辨別能力,她也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姐。
最后的最后,黎淮星倒是把自己搞的憋憋屈屈,只好將話題轉回了正事兒上,通敵的事兒可還得處理呢!
崔瑾送來的線索、渠道,他一個不落的用。
至于要不要認崔瑾做小姨父?
哈,這不是為國為民的“俠之大義”,怎么能夠摻雜私人感情嗯?
崔瑾:“……”
人類無語的時候,果然是會氣笑的。作為大虞朝的人民,崔瑾在還不知道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深刻體會過這句話的含義了。
而北狄,比他體會的更深!
大虞朝統治期間,國力有強有弱,北狄擾邊也一直是勝敗參半——不是沒有北狄人想要直入中原,畢竟中原多富裕?
但一來大虞朝也不是坐以待斃的,二來也有不少北狄人確實是過不慣中原人農耕桑織的生活,他們畢竟是游牧民族。
所以北狄人也一直不能統一意見,付出極大的代價,去強攻大虞,占有大虞。
不少人覺得,反正大虞就在那里,餓了愣了,那就去搶一波就是。
直到,水泥的出現。
就此,北嵐郡的城墻又高又厚,北嵐軍的武器一再精益求精。北狄的弓箭再不能傷城墻分毫,北狄的勇士也打不過大虞的將士。
他們只能看著大虞朝的百姓的糧倉里,糧食一日多過一日。
北狄甚至因此發生爭吵,早知道直接攻占大虞,不好過現在只能在高聳的圍墻之外看著嗎?
這時,自然也有人為了過上好日子,想方設法與大虞朝的某些人取得聯系。
哪怕是兩方作戰的時候,都不能杜絕一些人之間的聯系——當然,這時以通敵賣國者眾。
眼下,卻是為了吃飽穿暖者為多。
主要也是被大虞的炸藥轟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