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站口出來的時候飄著點小雨。
忘記帶傘了,裴棲的發(fā)頂和身上的春款衛(wèi)衣淋上水汽,他特地站在堂前“風干”些許后才進的單位。
單位里的古籍最怕潮。
“滴”。
門鎖解開。
這是年初的時候,單位剛剛換上的指紋解鎖。
是這棟建于八十年代的大樓里,比較新奇的玩意。
就和剛剛大學畢業(yè)的裴棲一樣。
很新。
彼時,扶著老花鏡的老蔣站在工位前,抬起泛白的眉:“小棲,快來。”
裴棲聞聲,加緊步子走過去:“來了什么好東西。”
老蔣:“你看看。”
只見工作臺的保護紙上攤著一本“薄脆”般的線裝書籍。
從右下書角處開始缺損,掉渣。
線裝書籍是在明嘉靖后開始流行的,青年的觀察一周之后,將視線定格在破損泛黃的舊紙上,那并未因時間而消失的紅印章。
裴棲:“天祿琳瑯。”
天祿琳瑯是個藏書室。
不過這個藏書室是乾隆的。
收錄珍藏著這位蓋章狂魔的最愛。
剛剛上個月,裴棲去拍場鑒賞,臺下的買家們?yōu)榱恕疤斓摿宅槨钡臍埲卑爰罃S千金。
老蔣摘下老花鏡,背過手去:“有信心嗎?交給你。”
青年愣了兩秒,目光停留在那本在時間長河里逐漸快要變成蛋撻脆皮般的書籍。
“有信心。”
“好。”老蔣摘下厚厚的老花鏡,伸了個攔腰,“那就交給你了,我出去一趟。”
青年的眼神仍舊陷在桌上那本破損的書冊里,順勢往工位上一坐,近距離觀察的同時,“師傅你少抽點。”
單位里是不能有明火的,所以師傅們說出去一會就是去外頭點一根的意思。
老蔣“嘖”的一聲:“我去和造紙廠的訂紙,省的你們老嚷嚷沒紙了。”
沒有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