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見有草木山石開始飄散,化作天地精氣,回哺玉闕身上,他看見眾人面目驚恐,他們身上的精氣修為亦是如此快速逸散消逝。
他還看見那龍悠然閑立作壁上觀,仿佛一切與他無關。自然,玉闕再能做主,做主的也是人間界的天道,龍自然要龍界的天道來管束。
其實葉灼很少去想天道,他練他的劍,修他的道,天道如何,他人如何,萬物又如何,他并不需要去在意。
對于他,天道更多時候是一個幌子,從前被說“違逆天道”,其實是違逆了一些人間約定俗成的規矩,最近還常常被說“天道不容”,其實是有些人不容。不過這倒沒什么,反正都生在人間界,都是一具天道里化生的肉身,他人可以自詡天道,那他同樣也可以。
所以,葉灼甚至從未想過那個所謂的真的天道。
不過,世上是有一個真正的,周行不殆的天道。
如若不然,云相奚對天出那一劍,挑釁的是何方神圣,又是誰受那一劍后,向他降下了九重劫雷?
天道若真有所知,要自己至高無上萬古長存,怎會生云相奚,為自己添堵?
又怎會生他,要他同樣心有不端,心有不敬?
其實葉灼不太喜歡這個世界。
這個父殺子、子殺父,刀兵相見,活人相食的世界。
他也不太喜歡玉闕,所以他想殺了他。
若天道果真有意,把一眾人喊來蒼山,又要他和玉闕在眾人面前大打出手,要玉闕引動天道來殺他,此意又為何?
——不為何。
因為天道本無意。
若天道有意,則天道有心。
有心則會有晦,有心則會有缺。
所以,無意方為天之道。就像無情道,本也是一條至道。
若天道來sharen,則天道已有心、已有晦、已有缺、已落下乘。
有缺之道,被人破了,有何奇怪?何況,這只是玉闕殺他,非天之意。
玉闕以天道來殺他,就如同手持無雙寶劍斬向別人,劍卻本不為他所有,劍之意也與他之意不相同。
這樣的劍在劍修眼里,是不入流的劍。
不入流的劍,該怎樣對?
玉闕就看見,那萬物歸一的大道洪流中,本應失去一切依憑被自己化去的葉灼,手指如鬼魅般輕輕動了動——重新按在劍柄。
葉灼再拔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