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妮表現的很淡定,還在看文件呢,但樓小喬注意到她面前的東西一直都沒挪動過。
遣散這一批職工,是廠里給她最后的答卷了。
她能不能反饋給廠里一份好的答卷呢?
程辦事。”
這是廠里一貫的流程,一定要嚴格遵守了。
廠長秘書也是很心思很活絡的年輕人,又把這些人哄去了銷售部打單子,一時之間大家都忙起來。
銷售部的人忙的沒時間思考,今天誰都默契的沒提下班時間,一只到晚上七點都還有人沒走,據說廠子外頭的那些小館子,到了晚上都沒舍得打烊。
“八十七萬!”還不等別人問,曾靜自己先開了口:“八十七萬啊兄弟姐妹們,我剛才去飯館里面又看到了幾張新面孔,正在跟謝韜喝酒呢。”
聽說前面的單子太多,這幾個人怕廠里生產不出來,說先排個隊,等到了他們再去交錢,今晚上先住在外頭的旅館里頭,明天早上再過來。
這是擔心廠里辦事效率太慢,怕萬一交了錢延后給他們發貨就慘了。
廠里表示理解,甚至連他們住在這里的招待都負責了。
當然,這些都是謝韜出面的。
廠里人聽到這個數據隱隱都興奮了起來,張日方說:“這比咱們的主業還要掙錢了。”
還有人問:“咱們廠里還有多少庫存?”
也有人比較冷靜:“好不容易賣掉了,難道你想再生產出一批出來,再搞也不成了,清明節都要過了。”
造紙的生產周期是很長的,人家為什么要這么急,趕的就是一個時間,清明節提前一周就要把貨分發下去,等過了這個節,庫存還剩下不到一成,可以慢慢賣,下一個銷售的周期在七月份,再下一個在過年。
一年就只有三個熱銷點,難怪那些小作坊不敢生產太多,他們也不想做庫存,導致生產線一關,就一點貨都出不來。
陳妮還算冷靜,廠里積壓了二百多萬的庫存,也正是這二百多萬,壓得廠里透不過氣來,士氣低下什么都干不成。
要不是這一次大換血,留著那些老是唱衰單位的,這次哪怕是有人來訂貨,也有一些講“怪話”,看不得廠子好的人想方設法的使絆子。
“大家冷靜一些,咱們的目標從來就只是出掉庫存,清明節快到了,這樣的訂貨不會有多久的。”陳妮說:“我要去一趟車間盯著貨出來,大家加一把勁,晚上加加班,閑下來幾個月了,也該忙一忙了。”
白天接的單子,晚上要整理出來,按照先后順序排產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