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師也沒見過哪個孩子一個月內變化這么多,他還觀察過這孩子一陣子,他比往常更愛笑,也很樂于表現自己。
以前不會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現在都能在課堂上跟老師很好的交流,落落大方,唐老師以前見過父母離異的小孩,多少都有些自卑在里面。
現在看他的母親,也看得出來是個性格很活潑,也很樂觀的一個人。
聽說她還是離過婚的,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卻能把孩子養的這么好,真是叫人肅然起敬。
孩子是很擅長學習很總結的,跟著什么人,就能長成什么樣。
“我覺得孩子的性格變化是好事,我作為老師,也想跟有成功經驗的家長取取經,交流交流經驗。”
“也沒什么。”樓小喬仔細想了想:“大概是因為我經常夸他?”
唐老師:“”就這樣?
樓小喬:“是個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孩子也是一樣,應該多夸夸他。”
唐老師的眼睛里寫滿了大大的“佩服”。
樓小喬怎么都沒想到,孩子會因為她的夸獎變化這么大。
也怎么都沒想到,老師會注意到這一點,因為這個對她另眼相看。
等分開的時候,唐老師又問:“我聽說你在印刷廠搞了一批紙在賣?”
這批紙現在很敏感,樓小喬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但還是點了點頭。
唐老師:“我有個親戚是開批發部的,如果你那邊還有貨,可以跟他聯系聯系,他可能需要這種紙。”
他給了個聯系方式。
樓小喬捏著那張紙,一直到回家都還在恍惚中。
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社交圈的重要。
第一次在電話里跟人溝通,樓小喬在心里打了腹稿的。
可等到那邊電話接通的那一刻,對方的聲音傳了過來,她腦子里還是出現了片刻的空白。
“喂,哪位?”
“您好,我是唐老師介紹的。”樓小喬整理了下思路,語氣變得從容起來:“我這里有一批信箋紙,請問您那里需不需要?”
那邊一聽就明白了:“老唐,是你兒子說的那個人。”
又有個男士過來了,電話轉到他手里:“唐秋和跟我說他有個學生家長手里頭有一批信箋紙,我想問一下你那里有多少。”
“唐老師是怎么跟您說的。”聽對方這個語氣,要的并不會太少,樓小喬一下子就打起精神來了:“我這里的數量不少,但是有一點,是帶了煉鋼廠抬頭的,這批紙是煉鋼廠原本定的,后來那邊不要了退了貨,但我跟您保證,貨源是絕對沒有問題。”
新都就這么大一點地方,她被公安局問過話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