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最開始的名字,后邊的一切似乎都水到渠成了。
第一次嘗試寫長篇小說的她那些天除了吃飯和睡覺就是對著電腦一直寫,沒有任何技巧,
也沒有嘗試用任何文學的寫作手法,
曾經看過的莎士比亞、王爾德、毛姆,
在她的文學作品里都沒留下半分痕跡,有的只是她這些年來一直在思考的一件事房間對女孩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曾經,
顧斐無法擁有一間獨立的房間,后來她有了很多房間,卻被困在了更大的房間里。
房間到底是什么?是誰的牢籠又是誰的港灣?
顧斐用第三人稱的寫法,開篇便是一個令人糾結的困境選擇:四十三歲的文喻去世,留下了十五歲的女兒文慈,
母女兩人擠在狹小的十五平米單間房里,
當警方判定文喻為zisha后,
有人找到文慈,
表示她的生父另有其人,將她帶到了從未見過的五星級飯店里
文慈就是第二個顧斐,
但《房間》里不僅僅有顧斐的親身經歷,還融合了一些別的社會元素,
所以一經發(fā)表就在網絡引起了軒然大波。
甚至有人將其評為近年來最銳利的女性先鋒小說。
明驪跟顧斐短暫的聊了一下,顧斐說她下周回一趟京安,到時可以見面聊,在此之前希望明驪能完整的讀一遍《房間》,再決定要不要合作。
明驪跟顧斐掛了電話后就在網上搜到了原版,讀到一半感到心驚,原來《房間》遠不止網上說的那些內容,作為曾經在顧家生活的人,對顧斐文中出現(xiàn)的每一個人,似乎都能在文中對應起來。
這簡直是顧家的縮影!
也能稱作是豪門的密辛,但這一切都被顧斐在文中血淋林地揭露出來,跟洛朝雪那種溫柔奇幻的風格不同,顧斐以前讀的是正統(tǒng)的嚴肅文學,后來還寫過一段時間的調查文學,所以筆鋒很尖銳,反轉又很多,看到一半便欲罷不能。
跟明驪以前看過的那些網文小說比起來,這本小說不算長,所以她看得很快,看完還推薦顧清霜去看一下,或許有些問題她可以在顧斐的小說里找到答案。
顧清霜也用了一天時間看完,陷入懷疑:這東西能拍嗎?
里邊有太多她們家的那些事了,都被顧斐巧妙地化用了進去,而且她還是第一次知道她的舅舅,也就是顧征博從很久以前就開始利用女孩,將其當做資源送到一些達官顯貴的床上,而后換取自己想要的項目,所以才會在當初顧斐那件事上做得輕車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