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幾步,她聽見身后小聲的議論。
“她真的行嗎?”
“誰知道了。”
孫亞菲先走了,回頭對他們講:“如果你們誰覺得自己能想出更好的辦法,那就留在這里繼續想。愿意相信瀾瀾的,那就跟過來。”
他們面面相覷,先后跟上了。
沈郁瀾聽著緊跟在后面的腳步聲,好心情地笑了。
她懶得做什么領頭羊,一直以來,她都是混在羊群中間,能偷懶就偷懶,偷不了懶,那就掉隊唄。
這樣走在最前面,由她來主導一件事的成敗,有點意思,比虛度光陰有趣多了。
現在正是午飯時間,棗農們為了節省時間,基本都是帶飯盒在這里吃,吃完了,休息會兒,就繼續干活了。
沈郁瀾往人群聚堆的地方走去,半路,剛她給水的趙嬸兒直接給她拉到自家棗地,塞給她一個燒餅。
沈郁瀾接了,啃了一口,笑瞇瞇地說:“好吃。”
趙英算是村里蠻有號召力的人,年輕的時候當過小村官兒,是男人自動結成幫派的村委會里唯一的女性。
那年,正趕上國家撥款修路,村民們樂壞了,誰知修路款被村委貪污一大半,施工過程偷工減料,最后修成了豆腐渣工程。
投訴無門,村民們只能默默吃下啞巴虧。
趙英跟他們理論,幾個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合伙孤立她,說:“娘們兒就好好在家燒火做飯,出來拋頭露面,真不嫌丟人。”
他們不怕被舉報,上頭早就打點好了,一級護一級,任他們小村民說理去,也不會有人理他們。
趙英咽不下這口氣,擼起袖子,騎了好幾個小時的自行車,在市政府大門外坐下,舉著大牌子,上面寫了幾個大字:
「貪污腐敗,官官相護,你們管不管!」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里頭領導擦著驚出來的汗,好聲好氣地把她請進去了。
這事鬧得挺大,后來,也有了結果,貪污的款項全數歸還,村委會重新進行了選舉。
但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趙英被以聚眾鬧事擾亂社會秩序的罪責被開除了黨籍身份。
為別人把理說了,卻沒處為自己說理了。
她認了,滿腔熱血就此沒了,嫁了人,生了孩子,整天待在棗園干著辛苦活兒,漸漸沒了自己的名字,變成了沈郁瀾她們這代人口中的“嬸子”。